继《建筑’O7’06’05》《建筑’09’08》之后,编辑部今年向社会隆重推出《建筑2010》.《建筑20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全2册)》的建筑作品大部分来自于前两《建筑20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全2册)》的供稿者,今年又邀请了一批“实验派”建筑师加盟.除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外.更使得《建筑20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全2册)》呈多元化趋向,并从各个方向去把脉我们时代的建筑特征,记录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轨迹。从世纪之交到当下.整整十年,中国建筑创作在渐变的过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建筑形态的演变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的内涵。建筑师对地域性、场所精神的领悟,对建筑现象学的关注,对材料、建造艺术的探索.对数字技术、数字建造的兴趣,使《建筑20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品集(全2册)》真实地呈现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与设计路径。媒体的功能在于推动建筑的进化。在审稿编排的过程中、在作品的浏览与阅读中.能从中领悟到建筑师创作的激情,对场所、空间、形态、细部与材料执着的追求与研究,以及创作的智慧。一年来参加了不少学术论坛,并接触了很多当代优秀的建筑师,感触很深。不久前在北京参加了“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高峰论坛,崔愷总建筑师在演讲中谈到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精心的选择与应用,引起共鸣.他代表了当代建筑师对本真性的追求;在湖南大学两次学术论坛上见到了齐欣、王昀、梁井宇、张雷等几位建筑师的作品.从中体会到中国建筑理论思考的深度,某个深夜在天津拜访周恺总建筑师工作室.看他讲解其作品的神情与激情,以及对作品细部的刻画.非常欣慰中国建筑正在向更高层次递进:在鄂尔多斯看到了来自中国20位建筑师、国外10位建筑师的方案,感到中国与世界建筑的距离正在拉近。10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建筑思潮风起云涌。此时新艺术运动达到顶峰.意大利出现未来主义与理性主义建筑,俄国构成主义正处于雏形,柯布正在酝酿《走向新建筑》手稿,赖特的草原式建筑已趋完善。今天的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峰期建设,建筑界正在走向成熟,一批建筑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思实践.。学术界对各种思潮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教育界正在进行广泛的跨学科研究。迹象表明,我们处于一个交汇的时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交汇,机械时代与生命、信息时代的交汇,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交汇.历史与当下的交汇,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各种思潮在剧烈地碰撞着.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与剧变的时空。建筑是时代的剪影。《建筑2010》汇聚了众多优秀建筑师的心血,尽管作品类型各不相同.但每个作品均体现了建筑师各自对建筑的精辟见解以及对时代的诠释。2010是时间流逝的特殊节点,在此我们向广大建筑爱好者呈现12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真诚地希望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深度的凝思.并升华对建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