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编 曾国藩与湖湘文化
曾国藩治学生涯
第一节 第一阶段:禀学于庭(1815-1825)
第二节 第二阶段:离乡应试(1826-1838)
第三节 第三阶段:京城深造(1839-1852)
第四节 第四阶段:戎马儒将(1853-1864)
第五节 第五阶段:晚年学境(1865-1872)
曾国藩与湖湘学优
第一节 湖湘学统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曾国藩与湖湘学统代表人物的承继关系
一、曾国藩与周敦颐
二、曾国藩与张■
三、曾国藩与朱熹
四、曾国藩与王夫之
五、曾国藩与陶澍
六、曾国藩与魏源
七、曾国藩与贺长龄
第三节曾国藩对湖湘学统精髓的吸收
一、曾国藩与理学传统
二、曾国藩与经世传统
曾国藩与同代湖湘学人
第一节 近代湖湘学人群体的崛起
第二节 曾国藩与同代湖湘学人的纽带关系
一、曾国藩与欧阳厚均
二、曾国藩与唐鉴
三、曾国藩与郭嵩焘
四、曾国藩与左宗棠
五、曾国藩与胡林翼
六、曾国藩与罗泽南
七、曾国藩与王闻运
八、曾国藩与李元度
第三节 曾国藩及同代湖湘学人的共同特征
湖湘文化之折射:曾国藩丈化性格特征
第一节 湖湘文化性格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曾国藩文化性格特征
一、明强
二、拙浑
三、坚忍
四、平实
五、敬恕
六、勤恒
七、俭廉
八、谦谨
第三节 曾国藩文化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地理自然
二、家庭教育
三、文化积累
四、个人修炼
曾国落对湖湘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历史局限
第一节 对湖湘理学经世传统的弘扬
第二节 对湖湘人才群体崛起的作用
第三节 对湖湘教育和文化事业的贡献
第四节 一个封建传统士大夫的人生悲剧
副编 曾国藩人生感悟现代解读
副编·人生情怀
人生三境
进德与修业
不重不威
襟怀
敬恕
实至名归
淡泊
不忮不求
谨言慎行
随事观理
龙蛇之道
释“和”
释“明”
习劳
副编·修性处世
耕养心田
安详
平实
谦谨
厚道
畏慎
坚忍
明强
能耐
浑含
居中
乐善
副编·读书习文
内儒外将
为学先守志
治学“四法”
看书
诵读
习文
日记
书信
习字
富门寒教
副编·守心如玉
守静
守勤
守恒
守信
守廉
守俭(一)
守俭(二)
守愚
守弱
副编·人生戒忌
戒奢
戒傲
戒疑
戒惰
戒伪
天道忌盈
天道忌巧
天道恶贰
刻薄
止谤
利害
反躬默省
悔悟
副编·观人交友
结交
多记恩少结怨
亲君子远小人(一)
亲君子远小人(二)
慎交慎用
大者得正小者包荒
乡气与官气
巨匠无弃材
副编·健身养生
养生(一)
养生(二)
早醒早起
日课
不以药为药
日日散步夜夜洗脚
饮食:蔬淡节美
多吃辛苦少享清福
少寝美睡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长寿之道:慈俭和静
附录
写作札记
答辩提纲
答辩要点
《曾国藩与湖湘文化》对谈录(上)
《曾国藩与湖湘文化》对谈录(下)
独留青冢向黄昏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