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翔实的史料,阐明清代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农田水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或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或与世界保持同步,或为中国独创。如方以智的三棱晶能把光分成五色,比牛顿分光实验早30年;孙云球发明探照灯比俄罗斯人制造成探照灯早98年;黄履庄发明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薄珏制造千里镜用于发炮比西欧各国早15年。再如,《物理小识》中记载中国炼焦的方法比欧洲开始炼焦早146年;王锡阐天文学研究成果与欧洲古典天文学成果相比,不相上下,中国还略胜;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总结的小麦移种技术,比国外早300年;陈司成是世界上最早用砷剂治疗梅毒病的实践与成果,早于西方近百年;戴煦对幂级数的研究成果比法国数学家的成果早29年。书中44位清代科学家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不计个人名利,默默无闻地耕耘在科学研究的园地里,有的隐居农村,对农村耕种科学技术作出贡献;有的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竟无暇照顾在家的父母妻儿和家庭;更有的在科举考试的前一天,还在搞他的科学研究。全心全意搞科学研究,刻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自我牺牲、勇于献身的品格,终于使他们能独立自主,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取得许多丰硕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为世界科学技术作出贡献。他们打破了学术界认为“清代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说法,也有力驳斥了外国学者所说“这一时期(指清代),中国学者对西方传入的天文、数学,只停留在介绍的水平,没有创新和发展”的观点,同时也澄清了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的论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