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伦理学(道德学)图解厚黑学大全集

图解厚黑学大全集

图解厚黑学大全集

定 价:¥38.00

作 者: 李宗吾 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伦理学

ISBN: 9787539040615 出版时间: 2010-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字数:  

内容简介

  《厚黑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奇观,畅销数千万册。李宗吾将历史的根本付于笔端、大白天下,评价古今人士的成功秘笈不过是“脸厚心黑”。用犀利的文笔、辛辣的言语品评世间万物和古今之人,此番比鲁迅还早的高论不得不值得世人学习、研究和传承。中国乃礼仪之邦,国人自古好面子,该说的不说,绕来绕去,既丢了大好的时机,又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如此看来,讲话还是需要技巧的,没有随机应变的本领,说不定就会惹祸上身,所以厚黑学要用到无形无色,既能讨得别人欢心,又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厚黑之学。《图解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了李宗吾的大量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厚黑学》、《厚黑原理》、《厚黑丛话》、《厚黑别论》、《社会问题之商榷》、《中国学术之趋势》等篇章,收录了张默生、林语堂、南怀瑾、柏杨等文化名流对李宗吾其人、其书的深度解读,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图解,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厚黑的思想精髓,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的“厚黑学大全集”。

作者简介

  \李宗吾(1879年2月3日~1943年9月28日),四川富顺自流井(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人。原名世全,入学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圣人。25岁时思想大变,认为与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为宗吾。早年曾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四川大学教授、中学校长、省议员、省长署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治学严谨,机智辛辣。1912年,著成《厚黑学》一书,后冠以笔名“独尊”,旨在取佛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意,从此便以“厚黑教主”自号,被誉为“影响中国二十世纪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他所讲的“厚”并非凡人的迟钝与木讷,而是为人处世的“厚”;所讲的“黑”并非教你作恶使诈、心狠手辣,而是圣人的睿智与谋略。“厚黑”是我们要成功所必需的智慧与韬略,潜心学习便可举一反三。若能加以灵活运用,为人处世必能得心应手。\

图书目录

\目 录
编者序 厚黑殿堂,唯吾独尊 .......................................................................................2
第一部 厚黑学
自序:闲来无事话厚黑.............................................................................................. 16
我本是闲着无事,随意写来消遣,究竟写若干长,写至何时止,我也无一定计划,如心中高兴,就长期写去,如不高兴,随时都可终止。
一.绪论:厚黑是天性中的固有之物..................................................................17
古人说:“仁义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说:“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阳明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说得头头是道,确凿不移。
二.厚黑学论:古人深知其精髓所在................................................................. 19
穷索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三.厚黑经:一切都因人而异 ............................................................................... 24
厚黑学博大精深,有志此道者,必须专心致志,学过一年,才能应用,学过三年,才能大成。故宗吾曰:“苟有学厚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四.厚黑传习录:官场中的厚黑妙用................................................................. 28
只要能达到我的目的,他人亡身灭家,卖儿贴妇,都不必顾忌;但有一层应当注意,凶字上面,定要蒙一层道德仁义。
五.结论:厚黑不可以赤裸裸 ............................................................................... 34
不妨告诉读者一点秘诀:厚黑的施用,定要糊一层仁义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的表现出来。王莽的失败,就是由于露出了厚黑的缘故。

附:古文体原版《厚黑学》.......................................................................................35
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誉者,心窃异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经群史,茫然也;求之渚子百家,茫然也;以为古人必有不传之秘,特吾人赋性愚鲁,莫之能识耳。
第二部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自序一:我的思想出发点........................................................................................ 40
我的思想,好比一株树;厚黑学是思想之出发点,等于树根;因厚黑学而生出一条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等于树身。
自序二:心理变化也有规律可循 .......................................................................... 42
我认为自然界以同一原则生人生物,物理上之规律,必可适用于人事,不过我个人学识不够,不能把他沟通为一罢了。学术者,世界公物,当合全世界研究之,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也。
一.性灵与磁电:心理现象与磁电现象相似 ..................................................44
我们如把心中所有知识,一一考察其来源,即知无一不从外面进来,其经过路线,不外眼耳鼻舌身,虽说人能发明新理,然仍靠外面收来的知识作基础,犹之修房子者,必须购买外面的砖瓦木料,才能建筑新房子一样。
二.孟荀言性之争点:人性之初究竟是善还是恶.........................................50
甲乙二图,本是一样,自孟子荀子眼中看来,就成了性善性恶,极端相反的两种说法,岂非很奇的事吗?并且有时候,同是一事,孟子看来是善,荀子看来是恶,那就更奇了。
三.宋儒言性误点:没有去除一己之私.............................................................57
读孟子之书,霭然如春风之生物;读宋儒之书,凛然如秋霜之杀物。故曰:宋儒学说,完全与孟子违反。
四.告子言性正确:人性善恶皆可......................................................................64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我们这条臆说,也逃不出他的范围。性善性恶之争执,是我国两千多年未曾解决之悬案,我们可下一断语曰:告子之说是合理的。

五.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凡物都有极限 ...................................................75

人与人相接,力线交互错综,如网一般,有许多线,不唯不冲突,反是相需相成,人类能够维系,以生存于世界,就是这个原因。
六.人事变化之轨道:事物发展都有相应规律.............................................. 82
孙子曰:“吴人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这是舟将沉下水,吴人越人,都想把舟拖出水来,成了方向相同的合力线,所以平日的仇人都会变成患难相救的好友。凡是历史上的事,都可本此法把他绘图研究。
七.世界进化之轨道:上升的螺旋式................................................................ 90
假如用圆锥体的钻子去钻木头,这钻子所走的路线,即是螺旋线,竖的方面越深,横的方面越宽,世界即是以此种状态而进化的。
八.达尔文学说之修正:种源论讲解的是禽兽社会....................................96
我的厚黑学,是说明人类社会情形,他研究禽兽,只是从旁视察,自身并未变成禽兽,与之同处,于禽兽社会情形,未免隔膜,我则居然变成人,并且与人同处了数十年,难道我的学力,不远在达尔文之上?
九.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不提倡无政府主义.......................................102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说,从原始社会得来,故他提倡无政府主义。所以克鲁泡特金的学说,也可分两部分看,他主张互助不错,因互助而主张无政府主义就错了。
十.我国古哲学中含有力学原理:中西学说可以相互借鉴....................108
吾人做事,根于心理,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古人论事,多以水作喻,可以说:都是援引力学规律。
十一.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齐心合力才能强大........................................................................................118
主持国家大计,贵在把全国力线,根根都发展出来,集中于中央政府,用以对外,自然绰有馀裕,所以身负国家重责的人,必须有笼罩万有的气象。
第三部 厚黑丛话
自序:我也不敢强自立异....................................................................................... 124
《厚黑学》一文,是揭穿一部二十四史的黑幕;《我对于圣人之怀疑》一文,是揭穿一部宋元明清学案的黑幕。马克思的思想,是建筑在唯物史观上;我的思想,可说是建筑在厚黑史观上。
致读者诸君:真理不必出自我口 ........................................................................ 126
只要把真理寻出就好了,不必定要是我寻出的,犹之救国救民等事,只要人民的痛苦能够解除就好了,不必定要功自我出。
厚黑丛话卷一:宗吾学说的诞生 ........................................................................ 128
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我把他发明出来,可谓其功不在禹下。每到一处,就有人请我讲厚黑学,我身抱绝学,不忍自私,只好勤勤恳恳的讲授,随即笔记下来,名之曰《厚黑丛话》。
厚黑丛话卷二:学说要义.......................................................................................146
人的心,生来是黑的,遇着讲因果的人,讲理学的人,拿些仁义道德蒙在上面,才不会黑,假如把他洗去了,黑的本体自然出现。
厚黑丛话卷三:吾学与力学的关系....................................................................169
人人有一个心,自己就可直接研究,本身就是一副仪器标本,随时随地都可以试验,朝夕与我往来的人,就是我的试验品,你叫我看外国人著的心理学书,岂不等于到上海买光线吗?
厚黑丛话卷四:用我的观点看圣人.....................................................................185
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无圣人,这是古今最大怪事。我们通常所称的圣人,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我们把他分析一下,只有孔子一人是平民,其余的圣人,尽是开国之君,并且是后世学派的始祖,他的破绽,就现出来了。
厚黑丛话卷五:古今的政治外交 .........................................................................213
中国八股先生有言曰:“东海有圣人,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也。”鄙人发明补锅法、锯箭法,此先知先觉之东方圣人也。威尔逊实行补锅法、锯箭法,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虽欲不谓之西方圣人,不可得已。
厚黑丛话卷六:脸厚心黑的妙用 ........................................................................ 236
我发明的厚黑学,是一种独立的科学,与诸子百家的学说绝不相类,但是会通来看,又可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无一不与厚黑学相通,我所讲一切道理,无一不经别人说过,我也莫有新发明。

第四部 厚黑别论

自序:宗孔子不如宗自己...................................................................................... 260
心中把一部二十四史,一部宋元明清学案扫除干净,另用物理学的规律来研究心理学,觉得人心的变化,处处是跟着力学轨道走的。
我对于圣人也之疑:不可盲目崇拜....................................................................262
世间顶怪的东西,要算圣人,三代以上,产生最多,层见叠出,同时可以产生许多圣人。三代以下,就绝了种,并莫产出一个。
怕老婆的哲学:怕妻可成功...................................................................................271
怕老婆这件事,不但要高人逸士才做得来,并且要英雄豪杰才做得来。
六十晋一妙文:厚黑圣人低调庆生.................................................................... 278
鄙人发明《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而今而后。当努力宣传,死而后已。鄙人对于社会,既有这种空前的贡献。社会人士,即该予以褒扬。
第五部 社会问题之商榷
自序:对于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 ........................................................................ 282
我辈改革社会,当悬出最远大的目标,使人知道前途无有止境,奋力做去,社会才能日益进化。并且有了公共的目标,大家向之而趋,步骤一致,社会才不至纷乱。
一、公私财产之区分:只有个人脑力体力归私............................................284
地球的生产力,是人类的公有物,不唯不该用强力占据,并且不该用金
钱买卖,不唯资本家不该占有,就是劳动家也不该占有。为什么劳动家不该
占有呢?
二、人性善恶之研究:可谓无善无恶...............................................................286
古今学说之冲突,都是由于人性之观察点不同,才生出互相反对之学说,其病根就在对于人性,务必与他加一个善字或恶字,最好是把善恶二字除去了,专研究人性之真相。

三、世界进化之轨道:曲折中前进....................................................................299
我们熟察宇宙一切事变,即知道社会进化,是以螺旋线进行,不是以直线进行。螺旋式的状态,是纵的方面越深,横的方面越宽。例如现在列强并峙,仿佛春秋战国一般,但是现在范围更广大,文化更进步,这就是螺旋式的进化。
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处理好土地问题 ................................................308
改革社会,应该注意者有两点:(1)所订法令规程,要多留各地方伸缩之余地,越苛细,就窒碍越多,越是不能实行;(2)当从劝导入手,使各地人民,喜喜欢欢的去办理,不能用严刑峻法,强迫人民办理。
五、各种学说之调和:必先寻出本源................................................................323
现在各种主义,纷然并立,仿佛世界各国纷然并立一样,有了国界,此国与彼国,即起争端,有了主义,此党与彼党,即起争端,将来世界各国,终必混合为一而后止,各种主义,也必融合为一而后止。

第六部 中国学术之趋势
自序一:心理变化随着力学变化而改变..........................................................330
我写文字,只求把心中感想表达出,即算完事。许多应当参考的书,也未参考,许多议论,自知是一偏之见,仍把他写出来。是心中有了这种疑团,特发表出来,请阅者赐教,如蒙指驳,自当敬谨受教,不敢答辩,指驳越严,我越是感谢。
自序二:任何思想都有自己的规律.....................................................................332
汉唐以后的儒者,任他如何说,终不出孔子的范围,周秦诸子和东西洋哲学家,可说是打破了孔子范围,而他们的思想,仍有轨道可循,既有轨道可循,就是有规律。
一、老子与诸教之关系:分分合合.....................................................................333
(一)中国学术分三大时期 .....................................................................................333
学术之进化,其轨道历历可循,知道从前中印两方学术融合,出以某种方式,即知将来中西印三方学术融合,当出以某种方式,我们用鸟瞰法,升在空中,如看河流入海,就可把学术上的大趋势看出来。

(二)《老子》一书是周秦学派之总纲 .................................................................. 334
老子把古今事变融会贯通,寻出了它变化的规律,定名曰道。道者路也。即是说,宇宙万事万物,非走这条路不可,把这种规律,笔之于书,即名之曰:《道德经》。
(三)无为的意义 .................................................................................................... 336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我无为;能使民化民正,能使民富民朴,是有为,“弱胜强,柔胜刚”。弱柔是无为,胜强胜刚,是有为。
(四)“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之意义 ...........337
天地化生万物,有一定规律,如道路一般,是之谓道,吾人懂得这个规律,而有得于心,即为德,本着天地生物之道,施之于人即为仁。人是浑然的,必须制裁之,使之合宜,归为义。但所谓合宜,只是空空洞洞的几句话,把合宜之事,制为法式,是为饰文,即为礼。
(五)老子绝圣弃智的作用 .................................................................................... 339
老子是叫人把自己的意思除去,到了无知无欲的境界,才能窥见宇宙自然之理,一切事,当顺自然之理而行之,如果不绝圣弃智,本着个人意见做去,得出来的结果,往往违反自然之理。
(六)什么是盈虚消长 ............................................................................................ 342
老子之学,纯是自处于虚,以盈为大戒,虚是收缩到了极点,盈是发展到了极点。人能以虚字为立足点,不动则已,一动则只有发展的,这即是长了。如果到了盈字地位,则消字即随之而来,这是一定不移之理。
(七)老子之兵法 .................................................................................................... 343
老子用兵,以慈为主,出于自卫,出于不得已,被敌人逼迫,不得不战,战则必胜;孙子则出于权谋,故意把兵士陷之死地,以激战胜之功,把老子“以奇用兵”的奇字,发挥尽致。
(八)史记老庄申韩同传的根源 ............................................................................344
老子讲虚静,讲无为;韩非也是讲虚静,讲无为。黄老之术,发展出来,即为申韩,申韩之术,收敛起来,即为黄老。二者原是一贯。史迁把老庄申韩同列一传,即是这个道理。

(九)老子与其他诸子 ............................................................................................ 345
韩非之学,出于荀子,是主张性恶的。荀子以为人性恶,当用礼去裁制他。韩非以为礼的裁制力弱,法律的裁制力强,故变而论刑名,由此可知:黄老申韩孟荀,原是一贯。害何种病,服何种药。
(十)孔子不言性与天道之原因 ............................................................................ 347
孔子何以不言性与天道呢?因为性与天道,老子已经说尽,莫得孔子说的了。何以故呢?言性言天道,离不得自然二字,老子提出自然二字,业已探骊得珠,孔子再说,也不能别有新理,所以就不说了。
(十一)三教异同之点 ............................................................................................349
综而言之,释氏专言出世法,孔子专言世间法,老子则把出世法和世间法,打通为一,这就是他三人立教不同的地方。
(十二)宋学是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而成 .............................................................351
世间的道理,根本上是共通的,宋儒好学深思,凡事要研究彻底,本无意搜求共通点,自然把共通点寻出,所以能够把三教融合。
(十三)宋学含老学成分最多 ................................................................................ 354
因为释氏是出世法,孔子是世间法,老子是出世法世间法,一以贯之。宋儒以释氏之法治心,以孔子之学治世,二者俱是顺其自然之理而行,把治心治世,打成一片,恰是走入老子的途径。
(十四)程明道死后之派别 .....................................................................................358
明道把三教融合的工作,刚刚做成功,跟着就死了。死后,他的学术,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伊川朱子,一派是陆象山和王阳明。
(十五)学术之分合 ................................................................................................ 359
宇宙真理,是圆陀陀的,一个浑然的东西,人类的知识很短浅,不能骤窥其全,必定要这样分而又合,合而又分的研究,才能把那个圆陀陀的东西,研究得清楚。
二、宋学与蜀学:融合贯通.................................................................................. 361
(一)二程与四川之间的关系 ................................................................................ 361
明道的父亲,在四川汉州做官,明道同其弟伊川,曾随侍来川,伊川文集中,有《为太中(程子父)作试汉州学生策问》三首,《为家君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再书》及《蜀守记》等篇,都是在四川作的文字,其时四川儒释道三教很盛,二程在川濡染甚深,事实俱在,很可供我们的研究。

(二)四川之易学 .................................................................................................... 361
袁滋易学,伊川不与之讲授,命他入蜀访求,大约他在四川受的益很多,才自谦不如蜀人,于此可见四川易学之盛。
(三)四川之道教 .....................................................................................................363
道教中各派,俱发源于四川,其原因就是由于汉朝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修道,其学流传民间,分为各派,历代相传不绝。
(四)四川之佛教 ....................................................................................................364
四川佛教,历来很盛,华严宗所称为五祖的宗密,号圭峰,即是唐时四川西充人。唐三藏法师玄奘,出家在成都大慈寺。以禅宗而论,六祖再传弟子“马道一”,即是张文定所说马大师,是四川什邡人。
(五)二程讲道台 .................................................................................................... 365
二程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人,遇着箍桶匠,都向他请教,当然道家的紫阳派、真一派,佛家的圆悟派,也都请教过的。
(六)孟蜀之文化 ....................................................................................................366
五代中原大乱,三教中的名人,齐集成都,仿佛三大河流,同趋于最隘的一个峡口,天然该融合为一,大约这些名流,麇集成都,互相讨论,留下不少的学说。
(七)苏子由之学说 ................................................................................................368
大家只知程氏弟兄是宋学中的泰斗,不知宋朝还有一个大哲学家,其成就,较之程氏弟兄,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人都把他忽略了,此人为谁?即是我们知道的苏子由。
(八)学术之演进 ....................................................................................................370
我希望产生一种新学说,融合中西印三方学术而一之,而世界纷争之祸,于焉可免。
三、宋儒之道统:破除门户之见 .........................................................................371
(一)道统之来源 .....................................................................................................371
《中庸》是子思亲笔写出,交与孟子,于是就成了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一代传一代,与传国玺一般无二,孟子以后,忽然断绝,隔了千几百年,到宋朝,这传国玺又出现,被濂洛关闽诸儒得着,又递相传授,这就是所谓道统了。

(二)道统之内幕 .................................................................................................... 374
宋儒有了道统二字,横塞胸中,处处皆是荆棘,我不知道道统二字,有何贵重,值得如许争执。幸而他们生在庄子之后,假使被庄子看见,恐怕又要发出些
腐鼠的妙论。我们读书论古,当自出见解,切不可为古人所愚。
(三)宋儒之缺点 .....................................................................................................377
我们评论宋儒,可分两部分:他们把儒释道三教,融合为一,成为理学,为学术上开一新纪元,这是做的由分而合的工作,这部分是成功了的。洛蜀分党,酿成政治上之纷争,朱陆分派,酿成学术上之纷争,这是做的由合而分的工作,这部分是失败了的。
四、中西文化之融合:化解根本冲突................................................................381
(一)中西文化冲突之点 .........................................................................................381
中国儒者,见人闲居无事,即叫他读书穷理,把心地培养好。西人培养身,中国培养心,西洋教人,重在“于身有益”四字,中国教人,重在“问心无愧”四字,这就是根本上差异的地方。
(二)中国学说可救印度西洋之弊 ........................................................................ 382
印度讲出世法,西洋讲世间法,老子学说,把出世法世间法打通为一,宋明诸儒,都是做的老子工作,算是研究了两三千年,开辟了康庄大道,我们把这种学说,发挥光大了,就可把中西印三方文化,融合为一。
(三)中国学术界之特点 ........................................................................................386
我国古哲,师法古人,全在牝牡骊黄之外。遗貌取神,为我国学术界最大特色。书家画家,无不如此。我们本此精神,去采用西欧文化,就有利无害了。
(四)圣哲也有等级 ................................................................................................389
一佛氏,二庄子,三老子,四孔子,五告子,六孟子,七荀子,八韩非,九杨朱,十墨翟。
(五)老子学说可贯通西洋最优秀的民主思想 .................................................... 391
西洋有了自由主义,跟着就有法西斯主义,与中国有了黄老之放任,跟着就有申韩之专制,也是一样的。我们知道黄老之道德,与申韩之刑名,原是一贯,即可把各种学说之贯通性和蜕变之痕迹看出来。

(六)学道应走融合中西印三方学术的途径 ........................................................ 393
西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窥见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生出理化各科。中国古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窥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则定各种制度。同是窥见自然之理,一则用之物理上,一则用之人事上,双方文化,实有沟通之必要。
附录一 名家谈李宗吾与《厚黑学》
狂人李宗吾....................................................................................................南怀瑾 398
评李宗吾《厚黑学》...................................................................................林语堂 401
论《厚黑学》.................................................................................................柏 杨 403
一颗思想界的“彗星”..............................................................................张默生 409
怪诞寂寥的李宗吾 .....................................................................................寒 爝 411
狂狷嘲世一教主..........................................................................................许倬云 414

附录二 宗吾与孔子
宗吾家世 ........................................................................................................................416
亲访宗吾答客问.......................................................................................................... 421
孔子办学记.................................................................................................................... 423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