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言
0.1 研究的缘起
0.2 核心概念的界定
0.2.1 华界
0.2.2 大上海计划
0.2.3 都市计划
0.2.4 市中心区域
0.3 现有研究文献
0.3.1 上海城市史研究
0.3.2 上海规划史和建筑史研究
0.3.3 有关“大上海计划”的研究
0.4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1 “大上海计划”的由来
1.1 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
1.1.1 繁荣与病态的城市
1.1.2 空间特征形成的原因
1.1.3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
1.2 “大上海”的空间概念
1.2.1 华界早期的市政机构
1.2.2 淞沪特别市
1.2.3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
1.2.4 上海特别市
1.3 都市计划的动机
1.3.1 华界的困境
1.3.2 都市计划的动机
2 “大上海计划”的内涵
2.1 理论背景
2.1.1 民族复兴的社会思潮
2.1.2 西方规划理论与市政技术的引入
2.1.3 建筑体系的移植与建筑观念的转变
2.1.4 早期的华界发展构想
2.2 计划的动态过程
2.2.1 “大上海计划”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2.2 决策过程中的考虑
2.2.3 新市区的选址过程
2.3 内容及关联域
2.3.1 “大上海计划”的总体框架
2.3.2 《市中心区域计划》
2.3.3 行政区的计划
2.3.4 功能分区概念的引人
2.3.5 道路计划的进步与局限
2.3.6 港口、铁路、机场计划的变迁
2.3.7 空地及园林的变迁
2.3.8 公用事业与卫生设备的演进
2.4 建筑设计与风格
2.4.1 行政中心的建筑
2.4.2 市中心区域的其他建筑
2.4.3 旧市区建筑的整理
2.5 计划的特征与评价
2.5.1 技术特征和核心内容
2.5.2 文化特征与思想内涵
2.5.3 成就与局限
3 “大上海计划”的运作
3.1 市政制度的形成
3.1.1 法律框架和政府组织
3.1.2 土地制度
3.1.3 市政管理章程及规范
3.1.4 市政机构的组成及代表人物
3.2 建设方式与资金来源
3.2.1 建设主体与建设方式
3.2.2 建设时序及构想
3.2.3 资金来源
3.3 运作及终结
3.3.1 旧市区的整理
3.3.2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征收
3.3.3 市中心区域的土地招领
3.3.4 市中心区域的建设过程
3.3.5 市中心区域空间与场景演进
附:市中心区域相关建设遗产统计表
3.4 运作模式及效用分析
3.4.1 集权政府下的市政制度
3.4.2 建设模式与土地运作
3.4.3 公共资本与相关政策
3.4.4 效用评价及原因分析
4 “大上海计划”的延承与变异
4.1 日据时期的都市计画
4.1.1 都市计画的背景
4.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4.1.3 都市计画的演变及主要内容
4.1.4 建筑设计
4.1.5 都市计画的实施
附:日据时期建设遗产统计表
4.2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1 城市背景
4.2.2 都市计划理论和法规体系的转变
4.2.3 “大上海都市计划”
4.2.4 “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影响与局限
4.2.5 “大上海都市计划”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4.3 计划经济时代的江湾五角场地区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与城市规划
4.3.2 江湾五角场地区规划与建设的变迁
4.3.3 计划经济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附:1945—1966年江湾五角场地区建设遗产统计表
4.4 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
4.4.1 规划理念与规划模式的历史演变
4.4.2 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大上海计划”得失的历史经验
5.1.1 永远的土地问题
5.1.2 谁的规划,谁的城市
5.1.3 中国式大规划
5.2 聚焦新时期的江湾五角场
5.2.1 新的规划前景
5.2.2 规划运作的成果
5.3 “市中心区域”的空间遗产及再生展望
5.3.1 都市计划的空间遗产现状
5.3.2 保护与再生的前景
附:江湾五角场地区建筑遗产统计表
附:“大上海计划”大事记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名词索引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