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一种力量、一种支柱、一种动力。精神的内涵很多、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想、情操、文化素养等等。学习历史,对于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说是上好的滋补剂。古书上说:“有志者事竞成。”但这个“志”必须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否则就会倒行逆施,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只有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并运用其创造新生活。有了远大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情操,但理想不等于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了在“忧”、“乐”的内涵上,不同时代的人物具有不同的信念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先公后私的情操是永远为人们所赞赏的。怎样对待公与私、人与我的关系是情操的核心。在这方面,历史的褒贬起着劝诫的作用,典型人物起着榜样的作用。。历史是一部书卷,记录的是王朝的兴衰,写下的是将相的勇懦。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忠奸善恶,照出成败更替。历史是一面筛子,剔除的是枯木朽枝,哪怕当时他多么风光荣耀、名闻天下,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里;留下的是黄金珠玉,也许他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但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却变得份量十足,光彩夺目。历史给人们提供立身处世的法则,做人做事的道理。它具有理论的逻辑力量,但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生动的范例;它具有故事、小说的动人情节和感染力,但不是出于虚构,而是事实的记录;它包罗万象,而又指出统一的合乎规律的倾向;它说明过去,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现在。现在是过去的延续。要想知道今天,就必须知道昨天。鉴于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部《中国通史》。全书按照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顺序和朝代的更替分为四册,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思想和生活等方面,以精炼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珍贵的图片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广大的青年朋友,有谁不愿意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知识丰富的人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历史吧!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历史,品味滚滚长河的波澜壮阔,品味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品味逝去的岁月,聆听时间的脚步。让我们接过前人的火炬。去创造更加绚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