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世界哲学中学西渐: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中学西渐: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中学西渐: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定 价:¥30.00

作 者: 陈宣良 著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5601873 出版时间: 2010-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崇,可以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景观。但是,笔者认为,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自身存在着太多的偏差。具体地说,伏尔泰与一般的西方人一样,缺乏对于中国文化本质的洞悉。伏尔泰是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或者说,他是如何误读中国文化的,在看了本书之后,相信读者会有一点了解。伏尔泰穷尽一生精力孜孜追求的理想,就是将法国变成一个具有宗教宽容精神的国度,而在他看来,中国就是这样的理想国的最优秀的范例。这是我们理解伏尔泰为什么推崇中国文化的关键。读者自然能够明白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否有了真正的理解。如果仅仅就对待宗教本身的态度而言,我们可以说,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描述,应该说还是中肯的。但是,如果我们将宗教视为一般而言的公共话语权力——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这种权力往往就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恐怕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了。尤其是与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对应着的中国前清时期,文字狱曾经给中国的士人带来巨大的恐惧。尽管如此,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那种善意,仍然让我们感动。我们应该有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那样的胸怀,以一种善意的宽容精神,来对待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传统采取那种抱残守缺的态度。

作者简介

  陈宣良,1947年生于北京。1978年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武汉大学法语系法国问题研究所工作,1984年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师从庞景仁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1989年到法国定居至今。已出版的译著主要有萨特《存在与虚无》、帕斯卡尔《外省通信》等,著作有《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理性主义》、《死与道德》等,在《读书》、《开放世代》等杂志发表文章若干。

图书目录

导论为什么写《伏尔泰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学西渐
第一节 为什么写《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以什么主题来写《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伏尔泰精神的核心
一种联想
第二节 关于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第三节 误读问题
第一章 伏尔泰的生平和思想
第一节 伏尔泰的生平
第二节 伏尔泰的思想
第二章 伏尔泰的历史处境
第一节 两种文明发展模式
第二节 伏尔泰时代的法国
第三章 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的本质
第二节 启蒙的历史
作为基督教内省的启蒙运动
一神教信仰的本质
启蒙的两个阶段
第四章 中国的发现
第一节 中国的发现
第二节 传教士遭遇到的传统中国
第五章 读《哲学通信》
第一节 伏尔泰对外部文明的基本态度
比较性文化批判的两种态度:参照系与例证
独立的思考
第二节 《哲学通信》的“遭遇”
《哲学通信》和法国的英国热
《哲学通信》在中国
第三节 《哲学通信》简介
第四节 从《哲学通信》看伏尔泰的思想
第六章 从《风俗论》看伏尔泰的中国情结
第一节 关于《风俗论》
第二节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历史
第三节 中国人的宗教宽容精神
第四节 伏尔泰看当时的中国
第七章 伏尔泰评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和境遇
第一节 关于《路易十四时代》
第二节 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
第八章 伏尔泰看儒教
第一节 关于《哲学辞典》
第二节 “中国教理问答”
第一次问答:关于“天”的概念
第二次问答:关于道教或者道德相对主义
第三次问答: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第四次问答:神权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第五次问答:什么是道德
第六次问答:关于爱心
第九章 文明如何战胜野蛮
第一节 两个剧本
第二节 伏尔泰为什么写《中国孤儿》
第三节 两个剧本中体现出两种道德价值
第四节 忠义
第五节 从写作手法看两剧的不同
第十章 宽容的力量
第一节 宗教宽容是伏尔泰一生的追求
第二节 《论宽容》中的中国故事
第十一章 伏尔泰在中国
第一节 我所感受到的伏尔泰
第二节 什么是哲学
第三节 哲学或者哲学家的个性问题
第四节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
结语
附录思维的本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