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建筑史人居环境与风水

人居环境与风水

人居环境与风水

定 价:¥48.00

作 者: 于希贤 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建筑史与建筑保护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703712 出版时间: 2010-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3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与风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风水作为地理要素的环境内涵有其科学的一面。《人居环境与风水》从考古发现的风水起源,介绍了古人对风水与建筑及其选址之间密不可分关系的认识;昭示了风水与易经、八卦、历法以及阴阳变易、天人合一、五行循环、大地经络诸多领域之间的互补关系,展现了风水用于古都(北京、南京、长安、洛阳等)选址、城镇布局、村落聚散、民宅(阴宅、阳宅)营建等方面的方法、手段和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于希贤,1940年7月生于云南昆明一个世代中医的书香之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几十年来从事地理(中国古代风水也称堪舆或地理)研究,曾任国际地理学会地理学思想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历史地理》杂志副主编,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地方志协会第二届理事,第六届中国方志协会学术委员。现任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地理》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集十余年心力,先后就风水对北京、苏州、咸阳、洛阳、南京、泉州、昆明等古城城址布局影响与作用潜心研究,1991—1995年两赴莫斯科,在莫斯科大学校庆日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所作的《中国古代风水文化生态观》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交口好评,受邀前往中国香港、台湾以及美国、俄罗斯等大学、社团讲学。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之上踏访的旧城新府、城池馆舍不可记数,除了为国内数十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旅游园林区营建、布局、规划等提供景观风水文脉研究等方面咨询、设计外,还为国外著名大型企业如宝洁、壳牌、IBM等在华机构提供咨询。主要有《中国方志学大纲》《云南古长城考察记》《云南古代游记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山河风情云南贵州卷》《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略》《成吉思汗封赏长春真人之迷》等十多部著作。

图书目录

导论:风水,法天象地的环境艺术
一、两次世界文化浪潮与风水建筑文化的不同命这
二、风水是几千年来东亚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
三、风水是以儒家为主,释、道结合的建筑文化
四、两种学科体系、两种建筑文化传统
五、风水是东方环境审美诗性的艺术
六、历史上有关风水的一些争议
七、阴宅土葬风水在新时代不宜提倡
八、21世纪风水走向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国际趋势
第一章 法天象地的风水起源
第一节 风水因法天象地而起源
一、风水的三个前提
二、风水的基本原则
三、中国风水最早起源的假设
四、风水的起源以及黄土高原早期的窑洞居住者
五、野外考察的印象
六、结论和建议
第二节 天、地、人结合的风水起源
一、仰韶半坡村的风水例证
二、先民在黄土高原从穴居到巢居过程示意图
第三节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风水的起源
一、“四象”概念与二十八宿、四季划分关系密切
二、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龙、虎图象
三、宗周丰京瓦当的四神兽
四、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二十八宿与青龙、白虎图象
第四节 从考古发现看八卦、天文历法与风水起源
第二章 风水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种思维系统、两套学术理念
第二节 易为东方抽象思维的最高智慧
第三节 阴阳结合而成长命
第四节 天、地、生、人系统有机循环观
第五节 大地经络(龙脉)的理论
第六节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观
第七节 五行相生相克
第八节 阴阳家邹衍的世界观
第九节 建筑规划结构的尚中思想
第十节 天地合德时空对应
第十一节 人地关系的三种范式
第十二节 风水理论系统的确立——郭璞与《葬书》
一、郭璞《葬书》及其理论
二、《葬书》形成时代的讨论
三、《葬书》的“福荫反气”说引发的争议
第三章 峦头理气结合的原则
第一节 活体法天思想的基础
一、风水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风水先生的山水观
三、有关山的风水原则
四、风水景观的类型
第二节 风水生态格局
一、风水格局
二、风水思想的山水结构形局
三、风水要素
四、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
五、风水与景观
六、山环水抱必有气
第三节 什么是龙
一、龙的概念
二、龙的类型
三、四神砂
四、山形的类型
第四节 龙的随从——砂
一、砂的概念
二、砂的作用
三、风水中察砂
第五节 大地的血脉——水
一、水的风水概念
二、水势与安宅原则
三、吉地中水的作用
第六节 大地活体的穴
一、穴位的概念
二、风水穴类型
第七节 气——固态、液态、气态的生化
一、风与气的概念
二、风水中的“望气”
三、风水中对气的深层认识
第八节 活体生根的基础——土
第九节 因时间变化而立“向”
一、罗盘——风水对人类的第一奉献
二、有关方向的风水原则与罗盘的二十五层
第四章 风水与古代城市选址布局
第一节 古都原创文化透视
一、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二、城邑的萌芽
三、城郭沟洫出现与父子相传的王位继承
四、“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的都城规模
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都城模式
六、观其泉流、相其阴阳与古都城址选择
七、“法天象地”的都城规划布局
第二节 风水与北京城的原创文化
一、北京城的风水外局
二、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建筑巧妙结合的实体
三、聚落和城市的起源
四、早期发展与城市沿革
五、辽南京与金中都
六、《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
七、辉煌的明清北京城
八、紫禁城——风水建筑的杰出典范
第三节 风水与苏州、咸阳、长安、洛阳、南京等都城文化
第四节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景观特征
一、古今文化交融与多元文化汇聚的文脉特征
二、城市结构所蕴藏着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明、清及民国初年老昆明的文化生态格局
四、老昆明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
五、昆明市区外围的人文景观与文脉
第五节 用风水视角观察莫斯科、华盛顿、维也纳的城市设计
一、莫斯科的城市设计与风水
二、用风水观念分析华盛顿的规划布局
三、用风水观分析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文化意象
第六节 中国古代中小城镇及长江、黄河沿岸风水图示
第五章 村落的传统地理特征
第一节 村落环境选择
第二节 水为村落血脉
第三节 柔和的气场
第四节 村落的地基土壤
第五节 村落风水的风景艺术
第六节 村落的花卉树木与历史脉络
第六章 风水与住宅选址布局
第一节 宅为人的生息之所
第二节 阳宅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阳宅基址选择
第四节 阳宅吉凶经验
第五节 程建军对阳宅的理法研究
第六节 方圆得体的庭院布局
第七章 古代中国风水在朝鲜、日本的流传与影响
第一节 古代风水在朝鲜的流传与影响
一、商末箕子迁徙朝鲜带去中国风水
二、《三国史》的记载
三、古墓葬壁画中的风水四神兽
四、朝鲜文化中风水的发展
第二节 古代风水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
一、日本都城风水举例
二、日本的“家相”
第八章 著名学者论风水
第一节 杨文衡论徐霞客的风水思想和活动
一、徐霞客常用的风水术语
二、徐霞客部分考察方法和目的与风水几乎一致
三、徐霞客关于山脉分布系列的论述,基本上来源于风水学说,并为说明金陵风水服务
四、徐霞客有部分活动是替亲朋好友或寺庙看风水
第二节 李约瑟论风水
第三节 国际风水研究与学术动态
附录1
西方感应和行为地理学与中国风水理念的比较
一、感应行为地理、西方环境行为学的产生
二、感应行为地理学的内容及其发展和应用
三、中国风水的起源和发展
四、中国风水在人文环境中的应用
五、西方环境行为学和中国风水理念的比较
附录2
中国古代的堪舆书目
第一类 峦头
第二类 理气
第三类 水龙
第四类 宅法
第五类 罗经
第六类 选择
第七类 钳记
类书堪舆书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堪舆书目
附录3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