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本《大诗歌》,这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如果说诗人是它的母体,那么这本诗集无疑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生命,它就像一个婴儿,已经成了另一个生命存在。《大诗歌》之所以被众多的诗人热爱,那是因为它是一个家,它除了给所有的诗人一种精神庇护外,同时还是大家灵魂的安放地。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强调诗人应该时刻置身于生命和时间的“现场”,意大利隐逸派诗歌大师朱塞培.翁加雷蒂同样强调个体生命伫立于宇宙万物之间的瞬间感受,他们都坚信这种更为感性的诗歌观,甲为他们始终认为,诗歌所表现的应该是生命过程的每一个记忆,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结果。其实,我想说的是,这本《大诗歌》就是这样一本诗集。从宏观角度而言,每一个诗人都是他主观世界的一面镜子,这其中所反射出的思想、情感以及呈现在现实中的细节都极具个性化的色彩,这一不可忽视的特点证明了一个真理:诗人本身的个性是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的。可能正是因了这个缘由,《大诗歌》从一开始创办,就把尊重诗人的个性以及诗人的价值,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马克思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想借用这句话,把它改写成:全世界诗人联合起来!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对于诗歌和诗人的一个关于包容和尊重的理想。事实上这一切并不是太难做到,《大诗歌》的出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目录中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风格迥异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所透射出来的精神气质更是大相径庭,由此,我相信无论从诗歌编年史的角度,还是从诗歌艺术积累的角度来看,《大诗歌》都会存活在时间的深处,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当代诗歌史的重要文本。在这里,我不想再去赘述诗和散文诗的关系,在我看来,在现代汉语中它们都是一种诗,并不存在还有所谓的诗和与之不同的散文诗。翻译诗的经验告诉我们,泰戈尔散文化的诗,圣一琼.佩斯散文式的长诗,无疑都是我们所认为的最为经典的现代诗。在这本诗集中,我们同样能读到这样一些仅仅是形式和表述方式不一样的诗,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大诗歌》才让不同的读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获得了无限的阅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