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经唐、宋,我国先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个”丝绸之路”,开始对外贸易,瓷器就是主要的贸易商品。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元代游历中国17年,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激起“中国热”。明万历年,葡萄牙商人贩去的两船中国克拉克瓷轰动欧洲,连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都纷纷前去争购。欧洲贵族愿出10倍价格订购有自己家族徽章的“徽章瓷”。从“隆庆开”关”到明朝灭亡的70年间,全世界的白银约有1/3流进了?国。清中期,每年运往欧洲的中国瓷器达100万件。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那些带有西方情调的外销瓷生产出来之后,基本如数运往欧洲,现在在中国国内想搜集外销瓷反而变得非常困难。《外销瓷》所提供的直接来自欧洲的外销瓷图片和有关息,对国内瓷器收藏者了解和研究外销瓷,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外销瓷》为林瀚编写的《海外珍藏中华瑰宝》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介绍了众多外销瓷精品。《外销瓷》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中国瓷器艺术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