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组织编写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嗜之不厌”。屡次深切感受到历代史籍浩繁冗杂,并且除《史记》之外多数为断代史,不便参阅,使学习历史的人感到很困难,同时他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提供借鉴,于是决定动手编一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区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书,并确定此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他将记载战国、秦朝历史的《通志》呈进朝廷,获得赏识,并受诏设局续编。书局始辟于开封,后迁至洛阳,设主修、同修、书吏多人。宋神宗曾专听司马光进读书稿,并御撰书序,以示褒奖。元丰七年,全书完成,历时19年之久。《资治通鉴》一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l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全面展示了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