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国际关系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

定 价:¥40.00

作 者: 张宏毅 等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国际关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90313 出版时间: 2011-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93 字数:  

内容简介

  作为美国意识形态施加影响的对象国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大国,都是宣称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苏联由于自身的种种问题,最终在美国和西方意识形态进攻面前走向解体,而中国却在逆境中再度崛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就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问题,对于任何国家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胡锦涛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人们的思想下手。

作者简介

  张宏毅,男,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12月-1983年12月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美国史两年。曾担任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总部设在日内瓦)理事,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代史、美国外交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三国关系史。主要著述有。《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主编),《美国的人权问题》(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1993》(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2000)》(编著),《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主编),《欧洲优势、美苏对峙、多极世界》(二人合著),《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编之一),《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作者之一),资政文库《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下卷(三人合主编)。译著有,《混乱时期的伊拉克(1930—1941》(俄译中)(合译)。此外,2004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中国“和平演变”政策的历史考察》。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
一、意识形态概念和功能
二、美国是高度注重意识形态的国家
三、美国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若干特点
四、美国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的根源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早期对苏联的政策(1917—1945)
一、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与1917年以前美国的俄国观
二、美国对俄国革命的态度(1905—1920)
三、从不承认到承认:意识形态因素与美国对苏政策的演变(1920—1933)
四、坎坷的结盟之路(1933—1945)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美苏冷战(1945—1991)
一、美苏意识形态之争与冷战爆发
二、美苏全面对抗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1947.3—1953.3)
三、缓和与斗争交织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1953—1981初)
四、里根、布什意识形态进攻战略加速苏联瓦解过程
五、苏联的最后解体与原苏联公民的反思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冷战结束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及近代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
二、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内战(1945—1949)
三、新中国的制度选择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1949—1969)
四、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与“和平演变”因素的提升(1969—1989)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特点及走向
一、冷战结束与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政策的强化
二、21世纪初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政策的新特点
三、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政策的未来走向
四、从世界舆论看美国“西化”中国政策的失败
第六章 是僵化、西化,还是创造活力?——美国意识形态进攻在苏、中产生不同结局引发的思考
一、美国意识形态进攻的必然性和威胁性
二、教条僵化和最终西化,是苏联在美国意识形态进攻面前走向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三、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永葆我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战胜“和平演变”的根本保证
四、几点思考
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举要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