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历史盛衰总结的传统与意义
第一节 殷鉴思想的渊源及其形成
一、从恪守先祖训诫到以史为鉴
二、殷鉴思想的渊源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节 “疏通知远”与“彰往察来”
一、古与今相联系的观念
二、孔子的古今观念与修史
三、战国诸子古今观的思考
第三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资鉴与资治的理路
一、着眼现实需要,立足施政实践
二、对史学目的与史学方法的影响
三、历史发展与历史认识的无限性的意蕴
第四节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历史盛衰考察的思路
一、追源溯流,全面考察历史
二、辩证分析,审视盛衰兴亡
第五节 “征诸人事,将施有政”:以史经世的立意
一、从以史为鉴到以史经世
二、施政总结与时代要求
三、理论意义与哲学思维
第六节 “据古鉴今,以立时治”:立足现实,探求治道
一、观古今之成败,寻沿革之理路
二、总结治国之道,以求施政兴邦
三、察究治乱之原,因应盛衰之运
第七节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精神
一、立足现实,铭记历史
二、顺手时势,超越前人
三、开阔视野,救亡图存
第一章 “究天人之际”:历史盛衰考察的总体观念
第一节 天与天命思想
一、自然之天与天命决定论
二、天命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第二节 天命思想的演变
一、西周时期的天命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天命思想的变化
三、秦汉时期天命思想的流行
四、灾异论、祥瑞论与循环论
第三节 天命:历史盛衰的解读
第二章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稷安危之本的认识
第一节 民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先秦时期民本?想的意蕴
二、汉唐民本思想的发展
三、宋代民本思想的理性总鈷
四、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新特点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多维思考
一、民本思想的多重价值
二、民本思想的时代局限
第三章 君王与天下治乱兴亡的关系
第一节 君、君权与君主专制
一、君主专制的形成与演变
二、专制皇权的强化及其特点
第二节 君主与天下兴亡
一、有道与无道,明君与昏君
二、君王专权与君权衰落
第三节 君主树德与国家治理
一、君主行为影响社会风俗
二、君主道德攸关天下盛衰
三、君主树德与国运之久长
四、制度层面的反思
第四章 人才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一节 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
一、先秦君主尊重人才的传统
二、秦汉以来君主对人才的重视
三、关乎社稷盛衰的人才论
第二节 重视人才的历史经验
一、善于发现人才,精心选拔人才
二、“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三、“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三节 摧残人才的惨痛教训
一、摧残人才,危害事业
二、“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第五章 历史发展延续的时势论
第一节 天时·地利·人和:历史时势的形成
一、天时:把握从事社会活动的最佳时机
二、地利:选择进行社会活动的地理环境
三、人和:追求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二节 时势:?史盛衰认识的深化
一、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盛衰大势论的提出
二、从唐宋到明清之际:理势史观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新视野
第三节 审时度势,建功立业
一、高瞻远瞩,把握机遇
二、顺势守成,创建盛世
第六章 历史盛衰运动的通变论
第一节 宇宙万物:变动不居,生生不已
一、通变宇宙观与通变自然现
二、通变社会历史观与通变思维方式
第二节 治国兴邦:穷则思变,革故鼎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施政通变
二、秦汉以后的革新图强
第三节 历史盛衰:政随时移,损益变通
一、融会天人考察社会的变迁
二、纵贯古今探讨历史的变化
三、盛衰考察申深刻的辩证思维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