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汉的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即为《楚辞》。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之父,其著名的诗篇《离骚》不但是《楚辞》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离骚》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先河,其风格表现在斑斓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奇幻的意境和绚丽的文采上。难怪学者文怀沙曾说“我一辈子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屈原。”《楚辞》的语言形式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了楚歌的形式,创造了句法不一而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诗体,为以后五言诗、七言诗、辞赋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楚辞》使用瑰丽的文辞以容纳复杂的内涵,进而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飞腾驰骋的想象力,这使得《.楚辞》瑰丽多彩而又感情激扬。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这部经典对今人的影响,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如果现代人想解读中国文化中的浪漫精神,那么他所追逐的源头必定是《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