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敛、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时代,虽然宋王朝结束了中唐以来的长期混战,实现了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但是自宋建国到宋英宗时期,宋王朝各方面矛盾日益突出激化,对外有来自北面和西北面的军事危胁,对内,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日益亏空。面对此种情况,司马光所采取的方式则是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解决现实矛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资治通鉴》应运而生。《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计跨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以此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为政治服务。正因于此,宋神宗才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为此书写了一篇颇为称许的序文。《资治通鉴》写历代治乱兴衰,得失成败,都是人所为之,所以注重区分人物贤奸善恶。《资治通鉴》记述各种人物,无论是君还是臣,都看他的修身治国:待人处世是否有德,而论其善恶得失。其次,司马光目的是以史为鉴,要求懂得知人、立政之要。因此侧重用人、严阶级、施教化、明法制、讲信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