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旅游业从民问外交的组成部分转向产业化性质,主流的运作模式是“创汇导向、政府主导、观光为主、团队操作”。在这一背景下,北京、西安、上海、桂林和广东,也即传统的“京西沪桂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几乎成了中国旅游业的代名词。当时,海外客源市场是现成的,我们不需要去营销,也不知道如何做市场。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封闭,使中国成了一个有待探秘的旅游目的地,几乎不用促销,海外的旅游者也是纷至沓来。传统的区域旅游目的地或是国家的门户城市,或是紧临港澳,或是拥有举世闻名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更是海外游客到中国以后的首选目的地。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着手启动和稳步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消费在整个旅游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13渐上升。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国内旅游收入占全部旅游经济总量的74%,而国内旅游人次则占全部市场规模的90%以上,国内旅游真正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体系的绝对主体。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下,更多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出来,更多的市场主体得以培育。在需求和供给双重繁荣的同时,国内各省、市、县乃至景区之间呈现出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包括景区。企业和目的地在内的旅游供给只有在高质量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为他人带来更多旅游福祉后才有可能获得合理的商业、经济和社会回报。反之,即使拥有再好的资源、再有利的扶持政策,也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旅游经济运行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全力研究旅游需求的变迁,不断创新供给方式。当然,在一个由客源地、中介系统和目的地组成的旅游经济运行系统中,目的地供给所需要的各类资源要素同六需要通过平等自愿的市场交易而获得。从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规律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程度越来越深化。在区域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总体来说,更多竞争所激发的更多创新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旅游者来说是极其有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