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1.1 “重大节事”的概念
1.1.2 “城市形态”的涵义
1.2 研究对象
1.2.1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
1.2.2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城市发展及形态演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
1.4.2 关于大型博览会的理论研究
l.4.3 关于重大节事的理论研究
1.5 研究目标、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重大节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 城市经营的手段
2.1.1 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
2.1.2 社会效益与城市形象
2.2 城市建设的触媒
2.2.1 实体形态
2.2.2 空间形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重大节事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发展历程
3.1 “以节事举办为主导”的建设时期
3.1.1 初级阶段
3.1.2 发展阶段
3.2 “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建设时期
3.2.1 融入城市整体建设阶段
3.2.2 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阶段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维度
4.1 时间维度
4.1.1 重大节事前——集中建设期
4.1.2 重大节事后——后续发展期
4.2 空间维度
4.2.1 新城建设——形态的扩张
4.2.2 旧区更新——形态的内敛
4.3 维度特征总结及其建设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要素
5.1 节事设施的空间布局
5.1.1 布局模式及其形态特征
5.1.2 功能转换的特殊性及差异化
5.1.3 空间整合的意义
5.2 城市土地利用
5.2.1 土地超常增值
5.2.2 边界效应
5.3 城市基础设施
5.3.1 城市重构的基础
5.3.2 效应滞后性
5.3.3 公共交通设施的升级
5.4 要素特征总结及其建设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层级
6.1 区域结构形态演变
6.1.1 城市群的聚集效应
6.1.2 跨境城市联合
6.2 城市结构形态演变
6.2.1 选址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6.2.2 选址类型与特征
6.2.3 选址的权衡
6.3 城市区段形态演变
6.3.1 启动效应
6.3.2 催化效应
6.4 层级特征总结及其建设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现代城市形态演变历程
7.1 广州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概述
7.2 广交会与广州旧城中心的形成
7.2.1 初期的选址之变
7.2.2 大规模开发建设形成旧城中心格局
7.2.3 自下而上的发展特点
7.3 六运会与广州新城中心的形成
7.3.1 选址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
7.3.2 后续发展的瓶颈
7.3.3 自上而下的发展特点
7.4 新广交会与广州南拓的形态发展
7.5 九运会与广州东进的形态发展
7.6 亚运会与广州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形态发展
7.6.1 布局模式与广州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形态调整
7.6.2 亚运村的选址及发展策略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现代城市形态演变特征
8.1 两维度特征
8.1.1 前期集中建设特征明显,后续发展调整周期长
8.1.2 新城建设为主,旧城更新为辅
8.2 三要素特征
8.2.1 设施布局模式转变,功能转换存在差异,空间纽带效应不足
8.2.2 节事地段边界效应明显,周边土地超常增值
8.2.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常增长但仍属理性
8.3 三层级特征
8.3.1 交通导向的城市联动发展
8.3.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呈跨跃式发展
8.3.3 节事对区段形态演变的启动效应明显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9.1.1 重大节事对城市发展及形态演变的影响力
9.1.2 重大节事与城市形态演变的理论框架
9.1.3 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城市形态演变特点
9.2 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
9.2.1 倡导“为了城市的节事建设”的基本思路
9.2.2 倡导“基于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9.2.3 倡导“基于节事资源整合”的建设模式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