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戏研究》主要以元、明、清杂剧、传奇及近代京剧中的包公戏为研究对象。《包公戏研究》共分九章:第一章,包拯之前的清官。阐释“清官”的含义,分析清官产生的原因,总结包拯之前清官的特点。因为包公的出现,也是历史连续性的必然结果。第二章,包拯其人。概述包拯生平特点,因为这是研究包公戏的历史根据。第三章,“包公戏”剧目考。对元代以来绝大多数包公戏进行考证,界定了包公戏的研究范围。第四章,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不同时期的作者在塑造其艺术形象时,所流露的好恶爱憎、审美情趣,难免打有时代烙印。因此,本章探讨元、明、清各代包公戏中包公的不同形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五章,包公戏的结构特点。戏剧结构是体现作者戏剧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构成戏剧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本章从引线、布局、收煞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包公戏的结构特点。第六章,包公戏的语言特点。中国戏曲观众的广泛性与戏曲作者的复杂性,影响乃至决定戏曲文学的语言风格。本章从包公的唱白、贪官的唱白以及苦主的唱白,分析包公戏的语言特色。第七章,包公戏与其他包公题材的文学作品。包公戏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外,还与其他包公题材的文学作品彼此借鉴、相互影响。因此,本章主要探讨包公戏与其他包公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互动关系。第八章,包公戏的文化意蕴。戏曲的产生和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本章主要探讨包公戏的地域文化特征、包公戏与民间鬼神信仰的关系。第九章,包公戏的影响。总结包公戏的历史贡献、现实意义及其审美价值,瞻望包公戏研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