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充满人文气息的法学随笔评论集,内容包括“影像中的自由与制度”、“书香中的法意与人生”、“备忘录:法制的话语和实践”、“诗性正义:法律人的情感与关怀”、“自由交流:荒漠甘泉与丰盛生命”五个部分,收入的许多篇章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它们忠实记录了作者对当下法治状况的个人体验和反思,以及对中国法学教育和知识使命的实践和思考。本书的视角既是制度的,也是个人的,作者相信制度对于人心的好坏都有?波助澜的作用,也相信如果没有健全、自由而理性的公民精神作为支撑,法治的理想终究无法落实。作者因此指出,对于法律人而言,“认识和改变自我,或者说自我的觉醒,才是人生的最大目标,也是奉献社会的真正起点。因此,以自我救赎为标志的独立,不仅是一种姿态,简直就是严峻的生存法则,它是拓展生命空间的最为紧迫的行动。”作者把这些文字看成是自我救赎的片段,它们反映了作者在法律事业的各个不同方向上的奋斗,也反映了作者从低处向高处的挣扎。无论是影评、书评和时评,还是法边余墨式的文字和与学生读书交流的心得,它们都?达了作者一致的心境和关怀。这些法律人自我救赎的努力,并非盲目于自我的力量,而仅仅是在坚守自我的位置。本书因此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一种完全的、纯粹个体化的公民姿态,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公共进路,值得广大关心中国制度建设和人心建设的读者共同关注,掩卷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