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大学生村官实用手册

大学生村官实用手册

大学生村官实用手册

定 价:¥49.00

作 者: 胡跃高,唐运新 主编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公共管理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155596 出版时间: 2011-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1 字数:  

内容简介

  由中国农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老科协工作者协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工程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村官实用手册》,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提供实用的知识支持,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好事,必将受到大学生村官的欢迎。村,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而行政村是基层单位,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细胞”,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都要体现在村。村官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为培养和造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指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包括从国外深造并在学术上很有建树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与农民交朋友,拜农民为师,为农民服务, 向农民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技素质,卓有成效,受到农民的欢迎与爱戴。其中有些大学毕业生经过农村这个大熔炉的锻炼,成长为各个领域的带头人。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农民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中国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红军——四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的主力,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通过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政策,提供了巨额的原始积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率先行动,在实践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思想路线指引下,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大胆创新,取得成效,推动了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功不可没。党的十六人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把“三农”工作列为全党和政府全部土作中的“重中之重”,并采取包括取消农业税费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农业、农村、农民仍然处于弱势状态,也就是农业是最大的弱势产业,农村是最大的弱势区域,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这是符合实际切中要害的判断。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以后,面临这样的严峻形势,也给他们提供了发挥才智的良好机遇。

作者简介

暂缺《大学生村官实用手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指导篇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关心
  (一)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邓小平: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
  (三)江泽民:把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四)胡锦涛:希望同学们到基层一线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
  (五)温家宝: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六)习近平: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七)李源潮: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培养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二、中央政策:鼓励青年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二)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
  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三)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四)《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
  (五)《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节选
  (六)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I正_-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七)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 
 三、地方政策:扶持大学生村官
  (一)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以及相关政策 
  (二)天津市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以及选聘政策 
  (三)重庆市2008年选派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简章 
  (四)关于印发《江苏省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五)山西省《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干部领办、合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
  (六)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可获10万元免息扶持资金
  ……
第二篇 背景篇
第三篇 素质篇
第四篇 管理篇
第五篇 种植篇
第六篇 养殖篇
附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