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共识和必然选择。构建和完善造福全体国民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罗旭的这本《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文献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现实考证。《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认为: (1)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体育健身服务的供给主体满足接受服务之对象需求的互益“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体:由体育健身服务的基本环境与条件、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具有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完善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等主要特征:存在公共服务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两种模式。 (2)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主体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体需求的三维需求统一体。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双重转轨和社会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全民健身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阶层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各阶层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对健身环境、健身设施的需求较高。 (3)体育健身服务的供给是一定时期内体育健身服务的提供主体在各种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某种体育健身服务的数量。公共部门供给是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供给形式,具有层次性供给特点。 (4)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具有运作主体的多元化、运作方式的非强制性、运作手段的多样性、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等基本特征,并从动态方面规范服务提供主体的管理行为。 (5)当前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目标机制缺乏科学的评估与分解手段;整合机制的民主化和经济化不足;协调机制缺乏有效的联动与长效措施;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举国化制度;控制机制缺乏行业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适应机制的自我造血功能不足。遵循管理的分权化和社会化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全民健身市场,引导和刺激大众的体育健身消费应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6)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树立“大社会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抓住与找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个领域的结合点,高度重视体育健身资源分配公平化,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质量的必然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