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乔木参天 虬枝拂地
概说:境造桃源 巧夺天工
冶叙
题词
自序
卷一
兴造论
园说
一 相地
(一)山林地
(二)城市地
(三)村庄地
(四)郊野地
(五)傍宅地
(六)江湖地
二 立基
(一)厅堂基
(二)楼阁基
(三)门楼基
(四)书房基
(五)亭榭基
(六)廊房基
(七)假山基
三 屋字
(一)门楼
(二)堂
(三)斋
(四)室
(五)房
(六)馆
(七)楼
(八)台
(九)阁
(十)亭
(十一)榭
(十二)轩
(十三)卷
(十四)广
(十五)廊
(十六)五架梁
(十七)七架梁
(十八)九架梁
(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
(二十一)磨角
(二十二)地图
屋宇图式
四 装折
(一)屏门
(二)仰尘
(三)户槅
(四)风窗
装折图式
橘棂式
卷二
栏杆
栏杆图式
卷三
五 门窗
窗门图式
六 墙垣
(一)白粉墙
(二)磨砖墙
(三)漏砖墙
漏砖墙图式
(四)乱石墙
七 铺地
(一)乱石路
(二)鹅子地
(三)冰裂地
(四)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
八 掇山
(一)园山
(二)厅山
(三)楼山
(四)阁山
(五)书房山
(六)池山
(七)内室山
(八)峭壁山
(九)山石池
(十)金鱼缸
(十一)峰
(十二)峦
(十三)岩
(十四)洞
(十五)涧
(十六)曲水
(十七)瀑布
九 选石
(一)太湖石
(二)昆山石
(三)宜兴石
(四)龙潭石
(五)青龙山石
(六)灵璧石
(七)岘山石
(八)宣石
(九)湖口石
(十)英石
(十一)散兵石
(十二)黄石
(十三)旧石
(十四)锦川石
(十五)花石纲
(十六)六合石子
十 借景
自识
跋语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