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明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只能从零星的遗迹中去遥想当年时,在中国这块士地上由华夏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地保持着它的生命力。历代华夏先哲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他们用智慧的双眸洞悉宇宙的纷繁转化。记录着文明的演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便是其中辉煌的一部。他留下的这部巨著深深影响了近千年来的众多帝王和文入学士。《咨治通鉴》的本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原是司马光深感‘历代史繁重,学者不能综,况于人主”、故而历时十九年撰成简述历史兴亡教训的骗年体史书以为当世君主之借鉴。在达部独具匠心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治内攘外的权谋。该书问世后一直披椎崇为中国史学的巨篇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子都熟读此书。元世祖忽必烈重视《资治通鉴》,请儒士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古语译写的《通鉴节要》作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推崇《资治通鉴》。每日早晨进行研读。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清圣祖康熙迷恋《资治通鉴》,经常翻阅,说《通鉴》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伟人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的反复阅读圈点竟达十七遍之多。这也是他最喜欢阅读的书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