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天台“性恶”的含义
第一节 苟子“性恶”的含义
第二节 天台“性恶”的含义
第三节 天台“性恶”与苟子“性恶”的比较
第二章 天台“性恶”思想的佛理依据
第一节 “实相”的“三谛圆融”
第二节 “十界互具”或“性具”
第三节 “法性即无明”
第三章 天台“性恶”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法华经》中的“观世音救度众生”思想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中的“女口来种”思想
第三节 慧思的“性具染净”思想
第四章 天台“性恶”思想的发展(上):智颉对“性恶”思想的理论化
第一节 “教观双美”之圆融理论
第二节 “教圆”意义上的“性恶”理论
第三节 “观圆”意义上的“性恶”理论
第五章 天台“注恶”思想的发展(下):智颉法裔对“性恶”思想的阐扬
第一节 湛然:无情有性——“性恶”的一个推论
第二节 知礼:“理毒性恶”
第三节 怀则:《天台传佛心印记》——“性恶”思想导论
第四节 智旭和传灯:“性恶”思想的教外比较
第六章 天台“性恶”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右倾”的佛学思想,“人世”的人文精神
第二节 末法时代的成佛津梁,穷途众生的解脱法门
结语 烦恼即菩提:“?”的宗教价值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