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热点知识的学习,不仅能从知识点层面解决对材料理解上的“硬伤”,更可对申论文章的写作有所帮助。因为我们学习热点的过程就是一个“阅读、思考、积累、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练习就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的方法,更可以学习专家学者解读热点时的思维方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所学一旦内化,写作时的逻辑性、语言的丰富性自然会有所提高。热点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以下三重效果:第一个层面,增加文字的逻辑性。良好的逻辑性一方面是写出来的,另一方面是“读”出来的。通过热点学习,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可经常写一些分析式的短文。如针对我国扩大内需的问题,有学生写了如下文字:“论及内需必绕不开消费问题。因为消费需求是总内需的重要部分,消费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决定着投资的有效性及经济增长的永续性,且由于我国有大量尚待开发的消费潜力空间(如农村市场),我国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应以启动消费为重点。而消费不振的根源在于消费信心的不足。因民众消费信心越不足,就会越储蓄,从而造成内需萎缩经济下行的恶性循环。具体言之,我国消费信心不足主要是因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低水平现况让民众缺乏消费安全感。所以,提振内需刺激消费落脚点应该放在切实改善民生问题上。”这种条理清晰、层层递进、逻辑严谨的行文方式,正是申论写作所需要的。而这短短的一段文字,包含了十数个热点知识,只有平日注重学习积累方能达到融会贯通。第二个层面,增加文章的文采。有些人在申论文章的写作中,苦于写不出“彩”,文章总是感觉干巴巴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对于所写的内容理解不深,无法抽象出问题的本质,当然更无法使用类比等精妙的修辞。下文便是一个较好例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在与黄河不懈抗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黄河精神,其中注重因地制宜,不固守成见,认识、尊重自然规律并加以利用的开拓精神,不仅在过去启发人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接纳和融人全球文明的新浪潮。”这段文字形象生动,不仅抓住了材料的主题,而且在阐述“黄河治理与开发——弘扬黄河精神——中华民族振兴”这条主线时写的较为精彩,文采也比较出众。第三个层面,掌握官方话语模式。申论的写作虽不一定要求写成“官样文章”,可是若能灵活使用“十七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大政方针的表述方式与风格,不生搬硬套又其来有自,更能让文章显得根基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