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含义、结构及内在关系为突破口,以揭示和厘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科学内涵为首要理论问题。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整体地、内在地、有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初步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创新体系。其主要观点如下:一、本书所讨论的“生态”是借用了生物学的“生态’;概念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在生物学、自然科学语境与意义中讨论生态,而是在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中考察生态观念的流变,通过梳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演变,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发展历程作时间与空间的全景式扫描,以确认其研究视域,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彼此消长之中,它改写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垄断的“原生态”的、以国家、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构了一种新型的、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衍生态”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单一现状。它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重视民生,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改造和重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目的,提升其鲜活性、实效性,并成为民族强盛的无形资产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国家政治与市民社会相融合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诸项超越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性。它使自上而下地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逐步与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互承接、相互滋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元、形式活泼、面貌更新、大众喜爱,自然收效递增。四、本文通过考察“中心”与“主阵地”之间的引领与承接、滋养与渗透、反哺与互补的双向建构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容量;通过以农村为“主阵地”,以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民性、自觉性、持久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的终身修炼的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夯实理论基础,促使不断发展。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进行更深层地研究,不仅是学术界亟待开拓的一个前沿性领域,也是一个创新性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讲,本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规律。从实践意义上来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范、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