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1955年开始筹备建立电影导演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电影作品。创作了这些电影作品的导演,基本上是靠创作实践走上了电影导演之路。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专业化、规模化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逐渐成为培养电影导演人才的重要途径。1956年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垄断了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的电影导演教育教学领域。总结与梳理它在筹备、创建、停滞、恢复、改革与发展各阶段的历史,探讨电影导演教育教学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规律和经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电影导演教育教学创建时期,完全照搬苏联的分科教育模式,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都实行严格的学年学时制。在当时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1.9%①的情况下,全国本科教育阶段的精英培养目标成为必然的选择,电影导演的专才培养自然也不例外。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计划性体现在毕业生基本上都分配进入专业对口的电影制片厂。这种从招生开始到毕业分配为止的计划教育体制,使毕业生离开学校后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再学习机会。又经过“文革”前后十多年的历练,最早接受专业教育的毕业生终于获得导演资格,他们用别样风格的电影作品,冲破了意识形态观念对电影创作的禁锢,创立了“学院派”品牌,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第四代”导演。对他们成才过程的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电影制片厂体制的实践机会以及“文革”岁月的人生磨练,共同构成了“第四代”导演的成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