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当代农业学术专著系列丛书:作物育种同异理论与方法》针对作物育种中的同异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理论——同异育种理论与方法,旨在解决作物育种的定量化、信息化和科学化问题。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作物育种中的同异现象及其描述、同异育种理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基本内容以及育种目标同异关系分析、亲本同异分类、杂交组合同异评估、单株同异选择、品种同异比较、品种同异布局、品种同异栽培等原理与方法。其中,品种同异栽培虽然属于作物栽培研究范畴,但考虑到品种合理利用也应该是作物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也将其纳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当代农业学术专著系列丛书:作物育种同异理论与方法》范围之内。在对同异育种理论进行俯瞰全景式的介绍之后,从第三章起直至最后一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同异育种理论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章节发展衔接有序,完全按照作物育种的自然流程模拟设计:从作物育种目标的制定到亲本选配,从杂交组合评估到单株选择,从品种(系)比较到品种利用,作物育种链条上的各个关键环节现于笔端。“铜山”叙之于前,“洛钟”述之于后,前后呼应,首尾蝉联,犹如连珠,一气贯通。读者静静徜徉在书中,如同登临旅游胜地,既可领悟同异育种理论的奥妙,又可体验作物育种全过程的艰辛,从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上完成一个历时将近十载的育种周期,从而使读者对作物育种同异理论与实践有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把握。为避免读者陷入数学迷宫,不能自拔,全书在语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力忌艰涩。尤其是具体计算过程,更是不厌其详。即使数学功底较浅,也能探赜索隐,得其精髓。各章所选71个例题均来自作物育种实例,都是著者在多年的育种实践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准确可靠,引之有据,而且通过具体实例现身说法,会使读者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再结合自己对于育种工作各个阶段或环节的感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同异育种理论的理解。全书结构严谨,体例规范,章节有序,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语言简练。既可作为作物育种和相关领域人员开展研究的有效工具,又可作为农业高等院校师生、研究生的良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