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与水密切联系,水是这一地区的制约性因子。为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必须建设与该区气候相适应的植被,植物种的水分生理特性成为关键点。了解植物水分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从机理上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特性,才能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被模式。著者有幸参加“863”节水课题“西北半干旱生态植被建设区节水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于2003~2006年在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开展植物水分生理方面的研究,对当地的主要灌木和乔木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当地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形成了本书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的延续,著者参加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京津风沙源区南部退化植被修复技术与沙区产业开发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并主持了其中的专题“农牧交错带沙地农牧业开发与产业化技术示范”,在张北县开展了当地树种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张北县地处半干旱区,是环京津风沙源的治理点,也是风沙入京的重要通道。虽然张北县和毛乌素沙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尽相同,但两地同属于半干旱区,水分同样是生态建设的限制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的出现,给半干旱区植被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