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刑法剖析恶魔

剖析恶魔

剖析恶魔

定 价:¥36.00

作 者: (美)斯通 著,晏向阳 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犯罪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720434 出版时间: 2011-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详尽分析了600多个暴力罪犯的案例之后,斯通大致上沿着古代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定下的结构,把邪恶行为分出了22个等级。 斯通告诉我们加强对邪恶的理解将如何有助于我们改进司法体系。他预言,终将有一天,人们可以判断出哪些罪犯是可以被拯救而回归社会的;哪些小孩已经表现出暴力犯罪倾向,却能在危险爆发前及时得到纠正。

作者简介

  迈克尔·赫·斯通,医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出版过十部专著,最近的一本是《病态人格:可治与不可治》,还发表了两百多篇专业论文并参与若干书籍的编写。他曾是探索频道“最邪恶的人”系列节目的主持人,《纽约时报》、《纽约邮报》、《纽约日报》、《泰晤士报》、《今日心理学》以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他进行过专门报道。

图书目录

引 言
  “天生邪恶”就好像有些婴儿,不管在如何友爱、和谐乃至美满的家庭里长大,由于基因密码的错乱最后都会做出被周围人认为是邪恶的事来,而且是屡教不改、嚣张放肆。就是哈姆雷特对霍雷肖说的,“天性邪恶的鼹鼠”。 第一章 和平时期的邪恶
  在抓捕一个严重震惊公众,被称为犯了邪恶罪行的重犯时,警方主要关心的是: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作为一个精神病医生,是在犯人被抓了之后才介入进来,那四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所以我的关注在于:为什么? 第二章 冲动型犯罪
  死亡到来的一瞬间,在生命最后,有个记者问弗洛伊德生命是什么。结果弗洛伊德说,“Liebe und Arbeit”—— 爱情和工作。所以,当爱情的这半边天出了问题时,我们就会妒火中烧。当嫉妒达到极点时,严重的罪行,包括谋杀就可能产生而且可能突然发生—— 真的是激情驱使了。 第三章 其他冲动型犯罪
  很多父母虐待的案子出在有继父继母的家庭里。从儿童谋杀案的调查中发现,孩子死在继父继母手里比死在出生身父母手里的概率高很多倍。而那种带着前夫(伴侣)孩子的女人又和新的男朋友(不大可能结婚的那种)在一起的话情况就更糟了。这个男朋友的主要兴趣就是和这个女人上床,而孩子常常只是他为了稳固和这个女人的性关系而必须忍受的累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中的很多人表现得跟其他群居的生物没多大区别。 第四章 故意谋杀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不是贪污受贿者,而是有暴力倾向的精神变态者,他们通常在邻居眼里是个良民(因为他们有浮于表面的魅力),他们很会骗人,能动摇人们的坚定立场(因为他们有超人的吹牛能力,可以面不改色地撒谎),他们要是不被抓住的话,过的是一种表面上事业成功、道德高尚的生活。不过实质上,他们在的道德体系只是非常肤浅的伪装。只要觉得必要,他们就会诉诸暴力,哪怕是针对自己最亲密的人。 第五章 肆意或者大规模屠杀者
  在最让我们脱口而出认为是“邪恶”的罪行中,大屠杀是最常见的。我开始还以为可以在互联网上查到一份20 世纪比较完整的大屠杀名单,可是当这个单子列举到了几百个之后我放弃了。这里面有四分之三的案子来自美国,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我们从未曾听到在保加利亚、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和缅甸以及其他国家也会发生这样的大屠杀,而且,没有哪里像在美国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枪支。 第六章 严重的精神变态
  本章要讨论的人物大多是成功人士,他们有配偶,有孩子,而且多半都有份好工作。与众不同的是——除了几个引人注目的例外——他们一生都在做可怕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法律较量;至少杀了一个人,有的还开过好几次杀戒;几乎都是精神变态,只有少数几个可能够不上“完全”变态。 第七章 连环杀手和施虐者
  分裂型人格的标志就是超然冷漠,这不像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的人既渴望与人发生联系又因为太害怕而不敢去尝试,分裂型人格极像戴头盔生活的孤独者,不跟任何人联系,也不跟任何人亲近。还有些人二者都不算不上,比如也觉得孤独,想要跟别人亲近却又害怕自己不被接受的人,或者缺乏社交技巧来维持一段关系的人。在连环杀手中,这种个性类型异常突出。 第八章 最可怕的家庭
  一开始,我想给本章的题目是《地狱来的父母》,可是我得承认,这些可怕的罪行,包括折磨,不仅可能来自家庭内部的亲生父母,还可能是其他成员,比如说配偶或亲戚,代理父母或抚养人,甚至还有孩子…… 第九章 从科学角度看邪恶
  一个行为要达到邪恶级别——不论是暴力或者谋杀,或者虽然没有暴力,但是极度的羞辱和虐待——自恋几乎是个必不可少的人格因素:它是在我们前面遇见的所有罪犯身上的一根红线。 最后的总结
  通常,剥夺一个孩子温暖的母性关怀,就是剥夺了他的人性。因此他不会有怜悯心。对于绝大多数比他幸运的人嫉恨不已,而且不可遏制的想要报复,不过人体内的保护性基因也可能防止一个野蛮孩子产生恶劣后果。可是,对于那些“天生”变态的人,我们能做的也很有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