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

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

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

定 价:¥39.50

作 者: 唐东楚 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民事诉讼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210104 出版时间: 201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字数:  

内容简介

  诚信是主体的诚信,但人们容易将主体客体化、诚信工具化。《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以“人本”的理念,从主体性入手,结合诉讼主体理论,以及诉讼诚信的“程序技术化处理”,试图分析和构建诉讼中的“信任合作”机制。将诉讼诚信类型化为争讼主体诚信、审判主体诚信、协助主体诚信和监督主体诚信。在分析了当事人、法官、律师等诉讼主体诚信的现实困境之后,认为要区分理念上的诚信原则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民诉法理念上的诚信原则是毋庸置疑的,但写进其条款中的诚信原则,只能约束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而不能约束本案的法官。从技术操作的层面看,诚信原则本身只是法官手中的衡器。诉讼诚信与一般社会诚信具有不同的适用场域和职业伦理属性。《诉讼主体诚信论——以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立法为中心》由唐东楚编著。

作者简介

  唐东楚,原名唐小楚,中南大学哲学(伦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法学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依法治省讲师团成员等。获中南大学讲课“十佳”和教学成果二等奖。合著《模拟审判:原理、剧本与技巧》。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获中国大学出版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当代法学》、《河北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图书目录

导论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l
  2.研究思路和方法
  3.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l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与特性
  1.1 诉讼主体诚信的界定
    1.1.1 “诚信”的中外语词含义
    1.1.2 诚信与信任的关系
    1.1.3 诉讼主体诚信的概念与内涵
  1.2 诉讼主体诚信的“三性”
    1.2.1 主体性
    1.2.2 场域性
    1.2.3 程序规范性
第2章 诉讼主体诚信的立法与诚信原则法典化
  2.1 诉讼主体诚信的“反面排除”式立法
    2.1.1 排除滥用诉讼权利
    2.1.2 排除诉讼欺诈
    2.1.3 排除违背诉讼契约
    2.1.4 排除不实陈述和反言
  2.2 作为法律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
  2.3 民诉法理念上和条款中的诚信原则
    2.3.1 理念上的诚信原则
    2.3.2 条款中的诚信原则
  2.4 我国民诉诚信原则法典化的论争
    2.4.1 肯定论和普适论
    2.4.2 质疑论和慎行论
    2.4.3 论争的评析
第3章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
  3.1 当事人的“对抗”与“合作”
    3.1.1 当事入主义的过头之处
    3.1.2 协动型民事诉讼的兴起
  3.2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
    3.2.1 诉讼利益的可衡平性
    3.2.2 诚信原则对当事人诉讼利益的衡平
  3.3 诚信原则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规制
    3.3.1 禁止滥用诉讼权利
    3.3.2 真实(诚实)义务
  3.4 当事人诚信的现实困境
    3.4.1 我国当事人诚信的主体性缺失
    3.4.2 当事人主义在我国的“瘦子减肥”
第4章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
  4.1 法官诚信的职业伦理性
    4.1.1 法官诚信与否的前提预设
    4.1.2 法官诚信与审判职业主义
  4.2 诚信审判的程序制约
    4.2.1 自由裁量权与成文法的局限
    4.2.2 诚信原则与法官手中的衡平器
    4.2.3 诚信裁量的程序“硬制约”
  4.3 法官不诚信的救济
    4.3.1 法官不诚信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程序救济
    4.3.2 “审判审判者”在民事诉讼本案中的不可行性
  4.4 法官诚信的现实困境
    4.4.1 被信任者何以值得信任
    4.4.2 法官诚信的不能承受之“重”
第5章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
  5.1 诉讼代理人诚信
    5.1.1 公民代理人诚信
    5.1.2 律师(代理人)诚信l
  5.2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
    5.2.1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义务的一般描述
    5.2.2 客观真实义务
    5.2.3 宣誓对诚信的保证
    5.2.4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诚信的
    现实困境
  5.3 律师诚信的现实困境
    5.3.1 社会对律师需求的“表”与“里”
    5.3.2 律师诚信的不能承受之“轻”
第6章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
  6.1 检察机关对法律适用的信任保证
    6.1.1 检察院监督抑或检察员监督
    6.1.2 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与修补
  6.2 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监督诚信
  6.3 检察官诚信的现实困境
第7章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与法典化规制
  7.1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理念重塑
    7.1.1 诉讼主体诚信的“主体性”
    7.1.2 现代民事诉讼的协同性与合作性
    7.1.3 诚信原则法律条款适用主体的有限性l
    7.1.4 诉讼主体诚信的职业伦理性
  7.2 我国诉讼主体诚信的法典化规制
    7.2.1 诉讼主体诚信法典化规制的立法体例借鉴
    7.2.2 诚信原则作为民诉法基本原则立法的取舍
    7.2.3 争讼主体(当事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
    7.2.4 审判主体(法院和法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
    7.2.5 协助主体(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的法典化规制
    7.2.6 监督主体(检察院和检察官)诚信的法典化规制
    7.2.7 法律职业共同体诚信的“系统法”规制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