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981年上台的里根政府针对美国的各种积弊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大致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逐渐出现宏观经济波动平缓化的局面,即“大稳定”(GreatModeration)现象,经济学家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主流的观点认为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运气成分之外,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的内在稳定机制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但2007~2009年的严重金融危机和“大衰退”使得“大稳定”的讨论黯然失色,并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界的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由曹永福编著的《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沿着“大稳定”与“大衰退”这一主线对美国经济周期展开系列专题研究。首先,《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回顾了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近10年来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包括中波周期、“新闻”、预期和不确定性等问题;而且本书跟踪研究了次债危机之后主流宏观经济学界的最新反应,包括金融因素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者对现有理论框架的反思、经济周期的新研究热点,等等。上述工作使得本书建立在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回顾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历程,包括执政党的主要政策主张、突发经济事件,等等,通过主要实体指标的波动完整描绘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图景。此外,本书对美国GDP支出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转变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性分析,从而使得实证分析能够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结合。采用典型化事实的研究思路,《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金融与货币指标、劳动力市场指标、国际关联性等方面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新特点,主要结论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的顺周期性显著下降,就业相对于GDP的波动性有所增大,劳动生产.率的顺周期性有所下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关联性有所提高,从“脱钩”变为再“挂钩”。上述结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均有所帮助。“2007~2009年大衰退”使得“大稳定”是否还存在已经值得商榷,本书的研究认为即使在今天看来“大稳定”的讨论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如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为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作出了贡献;美国制造业的库存管理能力仍然在继续改善。“大稳定”研究中的运气假说(外部冲击假说)曾非常流行,实际上在计量经济学中“冲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此外,“大稳定”讨论中比较热门的金融创新和货币政策因素需要重新反思。 为总结“大衰退”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从多轮经济周期组成的长波视角看,美国20多年的“大稳定”局面和“大衰退”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长波波动模式与美国’“大萧条”、1973年严重衰退之前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实体波动弱化背景下金融波动逐渐增大,产业繁荣逐渐过渡到投机性繁荣等。《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将“大衰退”与美国战后历次经济衰退和“大萧条”进行了比较。“大衰退”是美国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但没有超过“大萧条”的严重程度,两次危机期间很多指标的波动模式有显著差异,货币当局在两次危机期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两次危机期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很大区别。从更广的视角看,美国“2007~2009年大衰退”尚没有像“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时期那样带来深刻的社会转型。美国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复苏,这轮复苏的上升速度是比较可观的,从复苏速度和模式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轮经济复苏有更多相似之处(如“无就业复苏”)。最后,《从“大稳定”到“大衰退”——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将美国经济周期研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美经济周期的典型化事实进行了选择性比较,讨论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化现象,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的中波和长波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