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
02韩国濂溪志
03逻辑哲学论(120年珍藏本…
04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第九卷…
05北学研究.第四辑
0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AMI综合…
07孟子与保罗生死伦理比较研…
08伽达默尔著作集(第6卷)…
09价值论研究(2023年第2辑…
10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唐代兴 著
这是一本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和哲学研究所主办的连续性哲学论集…
可购
刘放桐,陈亚军 著
《实用主义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一期。作为一个供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
汪民安 著
本书是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对身体、空间等论题所做研究的成果结集,…
[英] 约翰·埃德温·桑兹 著,张治…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著
“哲学本身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有很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与…
曹雅楠 著
《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基于传统知识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明确意识状态的语…
[南非] 马博戈·莫尔 著
本书是一部研究20世纪中期南非曼德拉式反殖民反种族主义斗士史蒂夫&midd…
王巍 著
《分支科学哲学导论》介绍了分支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涉及逻辑哲学、数学哲学…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编
本书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举办的讲座“哲学的星空”第一季的基础上整理汇集…
[古希腊] 柏拉图 著,董智慧 译
人类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人类心灵史永远的回响。它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极具代…
王化平 著
本书对《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做了逐卦逐爻的校勘、注释,全书依今本《周易…
解 著,姚淦铭 译
《老子》一书虽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充满了玄妙哲思,于政治、经济、历史、哲…
荷.巴鲁赫.德.斯宾诺莎 著
《伦理学》是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在“现代哲学之父&rdquo…
[德] 尼采 著
《悲剧的诞生》一书主要从两个问题出发,其一是探究人类文化的本质,指出现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编
本期发表的18篇文章既涵盖对经典文献的审慎解读,又不乏对哲学主题的评判性介…
唐爱军 著
暂缺简介...
袁祖社 编
《哲学与时代》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2019年创…
王金玉 著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从社会历史、文本分析等视角对现代保守主…
田洁 著
我们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安置责任问题?在多个个人的意向和行为相互交织重叠成各…
陈永盛 著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研究》是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研究。马克思新…
杨丽,温恒福,王治河 编
《《中国过程研究》第六辑》是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研究的论文集。建设性…
陆兴华 著
城市全球化叠加全行星云计算平台,构成了今天的城市基础结构。我们脚下的这个…
盛立民 著
作为“文化研究”的奠基者和英国新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斯的…
[意] 毛里奇奥·费拉里斯 著,傅星源,…
新实在论是当今西方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运动之一,与思辨实在论、客体导向…
[古希腊] 柏拉图 著
约翰·伯奈特(John Bumet,1863-1928),苏格兰学者,生于爱丁堡,卒于…
张嘉骅 著
打开典籍,感受先哲智慧。作为一本给青少年朋友阅读的中国哲学启蒙书,《燃出…
[德] 海德格尔 著,赵卫国 译
《论人的自由的本质——哲学的导论》是海德格尔1930年弗莱堡大学夏季学期的讲…
[英] 伯特兰·罗素 著,张师竹 译
本书通常被认为是罗素关于政治哲学的最充分表达,阐述了他关于战争、和平主义…
[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著,蔡新苗 译…
《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
[古希腊] 柏拉图 著,刘丽 译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
姜海军 著
北宋时期经学从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而南宋是二程洛学后传诸派经学发展的历…
[法] 米歇尔·福柯 著
本书收录福柯《监狱的“替代方案”》全文,辅以法国当代的哲学家、电子监控专…
胡宜安,雷安民,张永超 著
《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一书从“中国当代生死学学科构建之可能性”、“中国当…
张盾 著
该书提出的“第三人称存在论”,是一种原创性的完整而宏伟的形而上学。全书划…
巫怀宇 著
哲学之使命在于揭示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那些普遍构造,作为世界构造中最为坚实…
陈荣捷 著
《朱学论集》是陈荣捷晚年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容涉及朱子所论“太极”“…
[英] 伯特兰·罗素 著
《幸福之路》是诺贝尔奖得主罗素的经典名著,全球畅销980万册。罗素以深入浅…
白彤东 著
在广土众民和陌生人聚集的背景下,孟子回答了人类社会三个根本的政治问题:一…
卢俊豪 著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一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18 岁进入柏拉图学园…
杜保瑞 著
本书以老子的修养、智能为探讨对象,共十八个主题,将义理的陈述置于中西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