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认知的存在论研究
02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理性…
03价值论研究(2023年第2辑…
04斐德若篇(120年珍藏本)…
05唐代巴蜀地区重玄学研究
06道家经典导读
07信念、知识和实践问题
08孟子与保罗生死伦理比较研…
09物性论
10西西弗神话(120年珍藏本…
霍桂桓 著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认为,当今…
可购
杨焕章,郭湛 编
本书共二十四讲,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资料丰富,在结构、体…
[德] 马丁·海德格尔 著;赵卫国 译
《物的追问》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
任晓林 编
《大学中庸》回归传统汉字学习法,竖排、繁体、大字,全息、整体、直读式认知…
刘君祖 著
《新解论语》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
[德] 艾克哈特·托尔 著;张德芬 译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订本)》作者艾克哈特·托尔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
刘保民 著
教条主义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话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尹强 著;任军 编
《卢梭自由观研究》研究对象是卢梭的自由观。自由是卢梭整个学术思想的核心,…
唐俊峰 著
《拉伯雷中的言辞与行动》的着眼点不在于从文学或者历史的角度对《巨人传》进…
汤铭钧 著;方岚,程瑜 编
本书为郑伟宏教授从教四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属于“印度学与印度研究丛书”之一…
静柏心然 著
悟后才知,姻缘姻缘,不过都是,大戏一场。太阳落下山头,还有皎洁的月光照临…
杨祖陶,萧静宁 著
《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是《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
[德] 埃德蒙德·胡塞尔 著
本书由胡塞尔1917-1918年在贝尔瑙沉思时间意识难题的速记手稿所组成,前承《…
杨韬,高献忠,彭华 等 编
走近思想家*重要的是如何切近地把握思想家生命过程中那种一脉相贯的精神性状…
Wang,Ke,Ping 著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is proposed by Karl Jaspers, the axial period…
夏歆东 著;傅有德 编
《迈蒙尼德释经思想研究》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1…
姚建军 著
在阶级社会的总体结构中,意识形态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
朱鸿林 著
本书论文二十一篇,分为两组。前十篇是对《明儒学案》的研究,专题论文之外,…
嵇文甫 著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
[英] 约翰·马仁邦 著
《中世纪哲学:历史与哲学导论》将视野拓展至中世纪根源于古代晚期思想的四个…
丁为祥 著
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巨。那么,从历史文化发展…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第10辑 2016年上)》宗旨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传统…
(英)安东尼·肯尼
暂缺简介...
魏屹东 等 著;郭贵春 编
《认知、模型与表征 一种基于认知哲学的探讨》基于认知哲学,以人物思想为主…
雷健 著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
[美] 埃里克·卡普兰 著;袁婧 译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一场逗你玩的哲学探险》是艾美奖获奖作品、美国…
韶宾 著
《鬼谷子》是道学经典,为正确理解其思想内容,本书对鬼谷子其人、《鬼谷子》…
尚杰
《图像暨影像哲学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从现当代哲学…
蔡志忠 著;蔡志忠 绘
1999年蔡志忠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
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坚持不懈地进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努力通过哲学基础理论的研…
[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杨恒达 等…
本卷包括:《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
(挪威)奎纳尔·希尔贝克,尼尔斯…
本书作者是在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两方面有深厚造诣,并以跨越大西洋两岸哲学传统…
杨克忠 著
《存在与本源》内容包括:1、从老子的存在论思想说起;2、唯人观的求真;3、…
[美] 乔治·J.E.格雷西亚 著;汪信砚,…
格雷西亚是一位在当代美国哲学界影响广泛、成就显赫的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形而…
王文虎 著
《新实学探》将实践及其规律问题的探索与传统实学研究结合起来,强调实学体系…
萌萌学术工作室 编
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仍在两极摇摆中,20世纪60年代语言哲学转向及其后现代思…
[古罗马] 琉善 著
琉善是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在他的名下流传下来的著作有八十四篇。本书选择了…
程广云 著
《筑土为坛 多元文化与公共政治》是*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程广云先生的学术自…
白海英 著
《“江湖十八本”研究》主要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
邬焜,成素梅 著
本书是2014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