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为人之道
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
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为人处事的原则中要把“仁”放在首位
道德准则和自我修养的原则
把“仁”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
君子忧道不忧贫
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礼,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
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见义而为”
善于忍耐是个人修养与才能的表现
君子要重承诺,守信用,言行一致
切忌不分善恶,死板地守信
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仍不失为君子
做人要求实,做学问要求真
二、老子——处世之道
老子之“道”的非常丰富内涵
老子的最高境界
福中潜藏着祸,祸中萌生着福
要在修身方面下足功夫
在生活中,要能够使自己静下来
要尽量做到少言、慎言
不要自以为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待人要公正,不可趋炎附势
以善心去对待一切人,包容他人的个性
谨防骄兵必败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淡泊名利,不过分追求生活享受
三、庄子——养生之道
庄子和他的养生哲学
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
追求自由,建立和谐的人生
人的精神修养是最重要的因素
保持自我本性,不要随波逐流
保持宁静,将自身融于自然万有之中
道德完善之人才能通达生命的真义
养生的关键在于颐养人的精神和灵魂
突破、战胜和切断各种欲望
庄子的养生学中的道家无为思想
庄子天和、人和、心和的和谐观
一定不要过分看重身外之物
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
要能够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而升华自己的心
四、孟子——君臣之道
孟子和他的“仁政”思想
人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
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制民恒产,从经济制度上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当好管理者的最大秘诀就是九个字
上行下效,领导者要做好表率
用人就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开明的胸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与民同乐才能受到天下人的拥戴
使人们对利的欲求不超过对义的喜爱
领导者必须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做任何事都应当遵循适度的原则
领导者不仅要把握时势,还要灵活权变
当任贤使能,使各尽其才
奉行仁政,使下属愿意出力
五、孙子——韬略之道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
不可忽视孙子兵法中的道德关怀和人本精神
避实就虚,使敌方受到牵制以解围
利用反间计,造成利于我方的结果
努力创造出我强敌弱的形势和格局
作战要随敌情变化而调整战略
先发制人,尽可能抢得先机
在理想层面可求全,在操作层面宜取偏
用兵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完全可以用于商业
要把决策权充分移交给现场指挥者
领导者当统率全局,对下属充分授权
掌握人的心理,重视“上下同欲”
正当竞争的同时,更要注重适度合作
可以用谋略,不能当骗子
六、鬼谷子——权谋之道
不把任何一种学说当成至高无上的教条
鬼谷子的说服雄辩八术
精心谋划,使用捭阖之术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才能有效说服别人
明察秋毫,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随机应变,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策略
要善于从曲中见直,从不利中见利
施用计谋的成功,全在于因时因事而制宜
优秀的领导者要目光敏锐,能见微知著
可以运用权谋,但不能陷害别人
七、禅宗——得失之道
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禅的境界并非逃避,而是包容与超越
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适当的净化
做人要积极,不要消极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地要善良,处事要老实
真正的得“道”就是看开和无争
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进步
去掉非分之念,忘却世俗之扰
听其自然,超越得失成败
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
自在、快乐和智慧都源于清净的心
一切的美好都来自当下的好时节
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散发美与清香
少欲知足是真智慧,生活悠悠是真幸福
用平常心去品味与享受生活
八、《易经》——天地之道
易经中有积极的处世智慧
十翼开创了《易经》思想发展的新局面
《易经》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易经》是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论基石
比较正式的传统《易经》占卦法
《易经》是智慧之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再困难的事都有解决之道
奋发自强,做一个自立的人
为人处世要低调,不可轻举妄动
不断的变革和创新是《易经》最核心的思想
一个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保持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