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史事长编(套装全10册)》依据辛亥革命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辑录、排比有关社会背景、革命组织、舆论宣传、武装斗争、政权更迭、清方应对、外国干预和社会变迁以及各种政治派别、各方面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各地民变等内容之史料,以期反映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及其引起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作用,并为辛亥革命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本书起迄时间为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至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适当追溯孙中山等革命主要领导人早年事迹。大致根据时间段与资料多寡情况分为10册。本书采用编年体与纲目体相结合的体例。纪事按时间先后系年系月系日,每日下以史事概述为纲,言简意赅;相关史料摘引为目,准确无误。史事无明确日期者,按旬、月、季、年系于当旬、当月、当季、当年之尾,如“上旬”系于当月10日之后, “夏初”系于农历四月之尾, “夏”系于农历六月之尾, “年”系于当年之尾,等。一日多事者,分条列举,首条标明时间,其余各条用△标示。一事之首尾系于首Et之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仅列纲文,目文从略:(1)与辛亥革命关系不甚密切如背景者;(2)纲文记述足以说明问题者;(3)仅知史事记载,缺乏详细资料者。多种资料并存者,选录信史;所引史料需加考论或说明者,加编者按置于该条之后,文字较少者则直接在引文中加以括注。本书纪年,统用阳历,后附农历。每年于篇首标明公元年代,加注清帝年号或中华民国纪年及岁次干支。如,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或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年)。每日则在公历月日之后括注农历月日,如,10月9日(八月初十日),但某年农历月日首次出现时,括注中加上干支纪年,如,1月5日(甲午年十二月初十日),1月26日(乙未年正月初一日)。所引史料,均注明出处。史料前注明作者(纲目已有交代者或从略)和篇名,史料后注明该篇出处,标明作者或编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卷号页码。引用报纸期刊标明报刊名称及出版时间或期数。如引用原文为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在正文开头注明时间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