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多一点问题意识,少一些重复研究(代序)
导论命题与方法
一、问题
二、概念
三、学术史
四、方法论
五、理论脉络
第一编 理论构造
第一章 审判对象与被告人
一、刑事审判中的“人”
二、审判对象理论的立场
三、程序的理想、技术与“悖论”的消解
第二章 审判对象与诉讼结构
一、诉讼模式变迁背后的审判对象
二、审判对象在诉讼结构中的规定
三、诉讼构造发展与审判对象的张力
第三章 审判对象与诉讼程序
一、审判对象的运行规律
二、审判对象的提示
三、审判对象的展示
四、审判对象的变更
五、审判对象的型塑
六、审判对象的重复提起
第二编 制度表达
第四章 审判对象的制度表达
一、审判对象制度建设的意义
二、审判对象制度的框架结构
第五章 起诉书记载制度
一、起诉书记载的范例
二、起诉书记载的内容
三、起诉书记载的方法
四、起诉书记载的规则
第六章 审判对象变更制度
一、起诉变更中的权力关系
二、变更罪名的机制模式
三、模式分野背后的制度规律
四、变更的程序机制
第七章 禁止重复追诉制度
一、禁止重复追诉的理路
二、禁止重复追诉的限度
三、禁止重复追诉制度的再审视
第八章 审判对象制度的模型:三个样本
一、美国法的诉因制度:以对抗制诉讼文化为背景
二、德国法的公诉事实制度:以职权主义诉讼文化为背景
三、日本法的审判对象制度:不同诉讼文化间的制度融合
第三编 中国问题
第九章 立法的表述:案件事实制度
一、刑诉法典的立场
二、司法解释的拓展
第十章 中国的审判对象制度:实践的表达
一、审判对象被提示的实践
二、审判对象发生变更的情况
三、审判对象被重复提起的问题
四、审判对象问题意识的状况
五、审判对象功能发挥的效果
第十一章 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原理
一、存在的问题:一个综述
二、犯罪控制与追究权力的扩张
三、控审配合与诉讼结构的失衡
四、实体真实与诉讼程序的失当
五、围绕审判对象问题的制度缺陷
第十二章 围绕审判对象问题的制度变革
一、审判对象制度建设的可行性
二、构筑审判对象制度的整体思路
三、围绕审判对象问题的程序改造
结语问题意识的确立
一、没有审判对象的“刑事审判”?
二、假如审判对象可有可无?
三、面对理想与实践的鸿沟!
四、确立一种审判对象问题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