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学术增长的“点”与“蜕”
文学的“民国机制”研究
最后的“士大夫”
文艺与政治的合纵连横——关于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论战及其他
黄人《中国文学史》与《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之关系发微
延安传统与当代经验
重读《李自成》的意义与方法
何其芳后期与“何其芳现象”(1942—1977)
延安时期(1936—1948)集体创作的形式与功能
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及其问题
从《我的父亲》与《献给乡村的诗》看艾青在延安整风中的“突变”
拾遗与探微
歌颂与讽喻——武汉抗战文艺之一瞥
罗青的嬉游诗
老川大的《工作》和《半月文艺》
“师山”不是巴金是梁冰弦——与周黎庵先生商榷
试论李劫人历史小说的语言特质
被围与突围——试比较穆旦和鲁迅的精神求索
吴宓与梁实秋对白璧德人文主义解读之异同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再评述
茅盾的战争文学观
学术史研究
“找成分”:论李何林20世纪50年代的学术研究
斯文、儒士、天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读记
文学史新论
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遇
去性别叙述——解读张爱玲《小团圆》的新视点
“性的烦闷”对高长虹创作的影响
庐隐、冯沅君、丁玲作品中的情感书写、启蒙困境及女性思考
陈染小说的孤独感研究——以《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为例
诗人顾城与画家米罗
当代中国奇幻小说中“人”的隐退:人类形象的一种存在状态
文学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软实力——以对“战国策派”的反思为中心
农民·作家:“身份认同”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以赵树理、贾平凹为例
中国文学档案
中国新诗:1957(上)
穆旦年谱长编(1942—1945)
现代作家与基础教育
中学教材中鲁迅文章删留及教学浅见
中学生心中的鲁迅观调查及其教学反思
新作荐评
就《高长虹全集》出版答客问
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过渡性——评邓伟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
创造社翻译研究的新拓——评成立强《译坛异军——创造社翻译研究》
稿约与稿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