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谱传
02《世说新语》研究:文献与…
03从古典到现代:观念和人物…
04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
05近思录(吕氏家塾读本) …
06明代儒学的道真追求:王廷…
07章太炎国学讲演集
08中华道学和诸子百家
09方以智研究(第四辑)
10老子学集刊 第十辑
陈旋波 著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史或文学史,是惯常的研究范式。而该书另…
可购
王春华,于联凯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他认为人之性恶…
罗雪飞 著
《“治国之要”:国家建设思想研究》首先分析《商君书》国家建设思想产生的历…
周春健 编
自宋代“四书”学确立以来,儒家经学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过去的以《…
[西周] 姬昌 著
《周易》一直被视作“群经之首”已是不争的事实,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无论是儒…
梁冬,紫图出品 著
如果说,当今社会有一套帮大家如何获得快乐、如何避免不快乐的知识体系,那显…
[日] 浅野裕一 著,高莹莹 译
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
滕文生 著
本书围绕当今世界的时代课题和平与发展问题,通过对儒学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所蕴…
宋涵 著
从“女性”的个体身份,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再到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作者主要…
南怀瑾 著
康健长寿,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
悟义 著
本书分上下两册,选用北京大学楼宇烈先生《老子道德经注》为基础文本,予以深…
龙晶 著
《太极之音:国文化复兴之路》认为太极是阴阳合一、生生不息的本源。太极把自…
谢志平 著
本书以《史记》《汉书》两儒林传为基础,同时遍辑相关文献(包括出土文献),…
钱茂伟 等 著
浙东学术是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如何深入探讨是学人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元以…
河南大学出版社 编
郑氏家族用以齐家的《郑氏规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制定为操作性极强的具…
于成宝 著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易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戢斗勇 著
《白沙静坐》分为七章,从白沙静坐的意蕴、来路、目的、功法、传承、影响、价…
杨玉英 著,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
《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为“汉学研究大系”作品之一。该书全面收集、…
陈谷嘉 著,朱汉民 编
《清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岳麓书院学术文库·中国哲学研究系列》梳理了清…
卢风 著
我们正行进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已取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但也在许多方面陷…
王林伟 著
《天人回环:论船山思想的核心视野》是在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大幅修…
丁纾寒 著
在现代文化史上,维柯是一位复杂的思想家。他的《新科学》既包含了中世纪神学…
张学智 著
《心学论集(修订版)》是作者关于中国哲学的论文结集,内容主要在王阳明、贺…
陈明,朱汉民 编
《原道(第37辑)》开辟“社会科学视域中的先秦经典”专题,以先秦经典为基础…
魏长领 著
《道德信仰与国民素质》包括绪论和正文12章。绪论主要论述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
李太仆(李俊) 著
本书是“儒家的故事”系列第二种。主要遴选并解读涉及两汉儒家历史的重要古文…
杨思贤 著
本书是对东汉诸子文献的专题研究,主要考察诸子学术在东汉的发展变迁,通过这…
刘乐恒 著
中国哲学史学科自20世纪初正式建立,至今已有百余年。百余年间,大师、名家层…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 编
本书几大板块:研究综述、研究动态、研究视阈、研究著作辑刊、研究成果目录。…
吴恩锋 著
本书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顺序,对每一卦、每一爻进行详细解读。…
罗安宪 著
儒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张立文:儒学与东亚命运共同体崔英辰:儒教的理想世界观…
盛珂 著
《道德与存在:心学传统的存在论阐释》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本…
刘延刚,潘昱州 著
《周易》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易》乃中国哲学的…
周德义 著
本书通过对儒家文化心学的源起与演变的研究,阐述了心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并…
杨永明 编
《当代儒学(第16辑)》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儒家思想理论辑刊,每年出…
张小明 著,赵平略,陆永胜 编
王阳明在黔时期(1508-1510)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甚至中国思想史、哲学史…
温海明 著
《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总源头。二十年多来,…
杨占卿 著
《述义》以老子哲学的基本原理,对每章的经文分节进行解读。阐释了道的本质与…
王邦雄 著
《道德经》文辞简短,哲理深奥,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王邦雄教授以讲授…
童建军,肖俏波 著
本书基于儒家传统典故的现代伦理想象,在充分借鉴知识性考据和义理性发微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