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庄子笺证
02《道德经》新注释
03老子学集刊 第十辑
04宋明理学中的荀学文献集成…
05中华道学和诸子百家
06诸子学刊(第二十七辑)
07张子正蒙注
08老子直解
09逍遥树下
10章太炎论人物
马一浮 著
这是一部谈话记录,由“六艺篇”“诗学篇”“文艺篇”及“教学篇”等构成,是…
可购
刘咸炘 著
近代四川学界人才辈出,从廖平肇始,许多人对中国思想史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一…
朱喆 著
本书选择了道家哲学中最关键的思想范畴:天人、道言、有无、生死、群己等分别…
陆九渊 著,鍾哲 点校
《陆九渊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著作集,收录了陆九渊…
周淑萍 著
本书探讨了先秦至唐孟学的学术演进,分先秦孟学、两汉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孟…
邸利平 著
本书主要探讨了北宋理学家吕大临道学理论的阐释径路和特点,依次考察了吕大临…
陈政扬 著
《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一书是台湾学者陈政扬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通过多视角…
注 著,马天祥 译
《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
罗大伦,紫图出品 著
每个人在最初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公婆、为人下属、为人领导时,都如同一…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很少,从而想要的会越来越多…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伊丽娜 注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
钱穆 著
本书是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是一部洞彻儒家文…
可读可购
张宏敏 著,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 编…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者,他的思想不仅在…
成中英 著
本书阐发了易之五义和易的本体世界,建立了周易哲学的本体论与诠释学的系统架…
樊波成 著
《研究》 从严尊《老子指归》的文献承袭出发,以求思考为何《老子指归》会因…
冯友兰 著,赵复三 译
本书是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
李兵 著
家风和家教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家风是耳濡目染式的家教,是家族成员在繁…
朱建民 著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
上海市哲学学会 编
本书系上海市哲学学会承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下达的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
冯友兰 著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备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全书分为“经学时代”和“…
张棠,周芳 撰,张瑞元,点校 著,李光地 …
《注解正蒙》为清初理学名臣李光地所撰,共二卷,是研究张载《正蒙》思想和《…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
华希闵 撰,张瑞元 点校,高攀龙,徐必达 …
《正蒙释》是明代高攀龙《正蒙集注》和徐必达《正蒙发明》的合刻本,但《正蒙…
杨儒宾
本书指出,庄子和孔子有特殊的地理风土与文化风土的渊源,孔子是《庄子》内篇…
[宋] 范应元 著
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之一,《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书凡二卷…
习罡华 著
青原行思是初期禅宗文化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禅宗刚兴起时经历了双重革命:其…
徐复观 著
徐复观先生认为:“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主要应当归结到思想史的研究。”本书…
一风 著
作者面对人心浮躁和各种跟风现象而独善其身,经过十年独处和思考,重新审视自…
王小虎 著
《先秦气论思想新探》以先秦气论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回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学…
陈海燕 著
《谢林的艺术哲学及影响》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谢林的艺术哲学思想,论述了谢林艺…
黄冬霞 著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基于深化理论研究和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也…
陶武 著
《比较视域下的戴震人性论研究》首先从文化、徽学和人格方面讨论戴震人性论的…
詹石窗,宋崇道,谢清果 编
《中华老学:首届道德经文化及应用博士论坛论文集锦(第二辑 道德之春)》是…
涂可国 著
本书稿为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连续性集刊,于2016年创办,每年两期,已经连续…
于述胜 著,于 口述
《中庸》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和教育思想经典,也是当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
孙萍 著
《王弼研究》以王弼《周易注》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哲学史及易学史的角度对王弼…
田丰
全书对任仲夷的法治观、思想方法论和价值观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全书分为…
张永超,刘君莉 著
暂缺简介...
古屿鑫 著
《苏洵文化理想研究》以苏洵的思想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钩沉索隐,言之有物,…
向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