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进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另外,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就业指导,致使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对接错位问题。因此,就业指导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2003年4月,教育部提出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的要求;2004年,又进一步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这些要求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单纯是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还要以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以事业为目标,使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就业能力得到最佳配置:同时,还要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价值认同与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为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 为了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力求通过课程教育的方式全面落实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任务,编写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科学性、专业性、操作性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材,已成为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书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适应能力,以及求职和自我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