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同家庭背景高中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析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将有助于从更深层次去揭示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成因及影响。王香丽编著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以高中阶段教育为视角》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高中学习生涯以及最终升入高校情况的调查,探讨造成不同类型高中学生升学机会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低阶层尤其是农村家庭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若干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方法措施。《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以高中阶段教育为视角》研究内容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以高中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档案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就读的高中类型等因素对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就、读高中的类型与其所升人的高校类别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重点高中和城市高中的学生升入高校的机会要远大于非重点高中和乡镇高中的学生。其中,城乡高中之间的差异最大;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类型高中学生对学习的感受、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学习方式等方面。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庭所在地等家庭背景是影响学生就读高中类型和取得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其中,重高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都要优子一般高中的学生,城市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也要好于乡镇高中学生。综合调查数据得出,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其就读高中及其家庭背景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显著的差异体现为城乡之间的差异。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学校教育本身在某些方面强化着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对低阶层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教育制度强化了不同学校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性。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且大都分布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就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2)我国基础教育和高考内容设置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对农村重视不够,不利于提高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3)新的高校招生制度强化了城市文化背景,增加了农村和低阶层家庭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难度;(4)现有高校布局和录取名额分配办法不合理,使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市的考生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入学机会的差异;(5)我国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和学费政策不利于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基于这些调查结果的认识,现阶段需要在教育机制上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问题的解决。第三,在制度和政策上需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入学机会差异性问题,特别是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可行的措施包括:(1)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来满足青年人的就学需求;(2)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中学教育均衡发展,大力解决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3)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因初、中等教育水平较差而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学生的教育问题;(4)重点解决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难题,除了提高农村初、中等教育质量外,还可通过政策倾斜,或者建立高职高专学校来满足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