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考试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2012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2012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2012年)

定 价:¥75.00

作 者: 王甫银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公务员考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138589 出版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59 字数:  

内容简介

  王甫银主编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进行编写,注重培养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图书的编写力求反映公务员录用考试“能力”测试的特点,在帮助考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考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图书编写力求满足考生“三个阶段复习”需要,在对中央、国家机关2005—2011年7年的试题以及很多地方考题解析的基础上,先进行类型化,然后总结出实战性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编写而成。

作者简介

暂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2012年)》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选词填空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11年中央机关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七)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语句表达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三)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第三节 片段阅读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从)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第四节 文章阅读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二)2008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三)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试题及解析 (四)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第二章 数量关系 第一节 数字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数学运算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B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第三章 判断推理 第一节 图形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定义判断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第三节 类比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第四节 逻辑判断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 第五节 事件排序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5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三)2006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四)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试题及解析 (五)2007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六)2007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试题及解析 第六节 机械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三)2008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第四章 资料分析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第五章 常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五)2009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六)201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1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10年4月25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九)2010年9月18日多省联考试题及解析 (十)2010年福建省春季试题及解析 (十一)2010年江西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10年安徽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10年湖北省试题及解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