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梳理唐代两位著名经学家孔颖达、颜师古家世与生平的基础上,以经学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广阔视角,对其学术贡献和思想特色作了深入分析。孔颖达为孔子裔孙,为隋朝经学博士,入唐后受唐太宗重用,任国子祭酒。主持唐初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最著名的是《五经正义》,在学术上统一南北经学,而在思想上认定《周易》讲求效用,《书》追求“诫慎言行”,《诗》“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礼》既尊自然之道,又体人情之欲,《春秋》教霸王“祀则必尽其敬,戎则不加无罪”等,从而造就了励精图治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国家的统治思想,同时也为汉学向宋学过渡提供了文献和思想的条件。颜师古是著名学者颜之推的孙子,家学渊源深厚。唐太宗时,曾“封琅邪县男”,撰成《五礼》后,进爵为“子”。参与《隋书》与《五经正义》的编纂,所著《汉书注》,以“因声求义”之法,对前注或存是,或伸意,或匡谬,或删芜,或补阙;而于校勘,则在校正讹误、校正诸表之错乱、恢复旧本之古字故语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因而对于《汉书》的解读和传播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