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正篇 贾谊评传
第一章 生平及其事业
一、年少好学,通诸家之书
(一)与法家和儒家的关系
(二)与黄老之学的关系
二、初出茅庐,议论风发
(一)任朝官的背景
(二)在朝廷的主要建树
(三)文帝疏远贾谊的原因及教训
三、身处逆境。心忧天下
(一)出傅长沙之心态
(二)长沙三太傅任內的建言
(三)《鹏鸟赋》所反映的心态
(四)宣室谈鬼神
(五)梁王太傅任內的建言
第二章 著作的真伪与系年
一、著作真伪,聚讼纷纭
(一)关于贾赋真伪的考辨
(二)对《新书》“事势”文真伪的主要分歧
(三)余嘉锡对《新书》真伪考辨的贡献
(四)魏建功等对《新书》真伪考辨的贡献
二、著作编年
(一)早期著作
(二)在朝廷任职时期的著作
(三)在长沙王太傅任內的著作
(四)在粱王太傅任內的著作
第三章 礼法结合.以礼为主的礼治思想
一、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出发,突出地强调实行礼治
(一)历史教训的总结
(二)现实矛盾的反思
二、礼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礼治的重要性
(二)关于礼的阶级不平等
(三)关于礼的具体制度
三、不废法治
(一)论法的必要性
(二)发展了儒家的礼治思想
第四章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与礼治思想的关系
(一)仁为內容,礼为形式
(二)仁政思想的要点
(三)士、吏与民之关系
二、民本思想的基本点
(一)论民之重要性
(二)民何以为本
(三)如何以民为本
三、贾谊民本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一)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
(二)贾谊对民本思想的发展
(三)对民本思想的评价,
第五章 维护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一、汉初两个突出的社会矛盾
(一)汉初诸侯王势力的扩展
(二)汉初匈奴势力的扩张
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一)贾谊并不反对分封制
(二)定地制的思想实质
(三)定地制主张的自相矛盾处
三、建三表,设五饵,与单于争其民
(一)传统的夷夏之辨
(二)儒法结合的战略思想
第六章 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一、从以民为本到以农为本,
(一)汉初社会背本趋末现象的发展
(二)重本抑末的原因
(三)抑末以强本
二、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和积蓄
(一)论粮食积贮的重要性
(二)积贮寡少的原因分析
(三)增加积贮的措施
三、反对私人铸钱,力图抑制末业
(一)抑末的原因
(二)文帝除盗铸令之背景
(三)贾谊对除盗铸令的批评
(四)解决盗铸的根本途径
第七章 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道论
(一)“道”是一种统治方法
(二)“道”是一种认识方法
(三)“道”是一种宇宙本体
(四)“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五)“道”是指伦理道德
二、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二)运动的原因在矛盾
(三)对汉代社会矛盾结构的分析
(四)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五)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三、社会史观
(一)重势
(二)重民
……
副篇 陆贾晁错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