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這個稱謂的概念及内涵其實是很寬泛的。幾千年來, 首領、人君、入主、王、上、君主、君王、主公、單于、可汗、官家、國王、 皇帝等等,都應該歸於一類,那就是“王者,父天母地, 為天之子也”(《白虎通義》卷一《爵》)的最高統治者,都是秉承“天命”而去統治老百姓的。上古時代有“三皇五帝”之說,可能是有關帝王的最早記錄。細究起來, 他們本身就是一種象征性的人物,是一批原始社會某些部落首領而已。至秦而天下統一,始皇帝赢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 功包五帝”,故“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創造了這種最高統治者至尊至上的名號。 而帝王的實質没有變,把帝王的名位和權力推向頂峰。自此, “天下之事無大小皆决於上”,實行了绝對的獨裁專制。漢承秦制,據蔡邕在《獨斷》中云;“漠高祖受命, 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不但不改,還有了很大的發展。 帝王的世襲制度雖然在上古時代就逐漸形成,到了漢代,不僅太子當然繼承帝位, 而且大多皇子也要封王,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典章制度,此後代代相因。漢武帝時,董仲舒發展了儒家的君權神授學說。君權舆神權的結合, 進一步加强了君權統治的神聖性和神秘觀,加强了帝王家族統治不可侵犯的穩定性。研究中國歷史就必然涉及到一個個帝王與他們身後的龐大家族。 因此,輯纂這樣一本索引式的小工具書,對於暸解和研究中國歷史和社會,是有它獨特的意義和作用的。 此外,對考古、收藏及文化娱樂等方面,也都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以《二十四史》《清史稿》等原始史册為依據, 參考了大批相關的資料,包括近年完成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一些成果,‘輯錄了五帝、 夏商周至明清中國4000多年歷史主要王朝簡要的帝王譜系。本書採用列表式述錄, 考錄了中國歷代帝王直系簡?的譜系至其第三代至第五代(史料中無記載的除外)。歷史上有。較大影響的帝王及其後裔附注其簡明結局。在列表述錄之前, 多以文字介紹此朝代家族的譜系脈絡,上溯開國帝王宗祖之源。 鑒於古代史册中亦有訛誤和自相矛盾之處,輯錄者經過辨析,持一種有據的觀點,具有探索的意圖, 不確之處;敬請方家指正。本書與年表結合,可互補細化了人物與年代的關係, 從一個侧面系統了歷史沿革,同時也方便了讀者。鑒于本書涉及大?古代用字,其中許多没有直接對應的簡體字, 還有多個繁體字對應一個簡體字的情况,為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混亂,故本書以繁體字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