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交换的本质
1·1 差异的本源
1·2 差异的情感色彩
1·3 差异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1·4 差异促进竞争和进步
1·5 有关交换的原始情结
第二章 交换的动力
2·1 性对交换活动的影响
2·2 禁欲对交换行为的影响
2·3 对欲望的理性分析
2·4 欲望的不同层次
2·5 参与交换是一种本能
第三章 参与意识
3·1 参与是本能和权利
3·2 竞争的必然性
3·3 有关“杀机”的警示
3·4 参与意识的层次
3·5 增强参预意识的重要性
第四章 交换的主体
4·1 交换的主体及主体意识
4·2 法律意义上的主体资格
4·3 主体资格独立存在的意义
4·4 契约所表现的独立精神
4·5 主体资格与民主精神
第五章 有关主体历史演变的研究
5·1 隐秘的历史“情结”
5·2 交换与特权的相互排斥
5·3 难以被认可的主体资格
5·4 不同经济体制的比较
5·5 参与广泛程度的意义
第六章 有关主体权利的论述
6·1 主体权利是人权的延伸和补充
6·2 对被排斥现象的分析
6·3 漠视他人参与权利的恶果
6·4 应遵循的原则和道德规范
6·5 主体权利意识的苏醒和进步
第七章 交换与环境的关系
7·1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7·2 地理环境与交换意识的历史联系
7·3 不同民族之间交换意识的比较
7·4 交换促进着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7·5 超越环境限制与交换的创新
第八章 有关交换的基本理论
8·1 奇妙的异化作用
8·2 对交换过程奥妙的经典描述
8·3 由交换引发的负面效应
8·4《皇极经世》和天道循环理论
8·5 如何建立交换的良性循环机制
第九章 交换与劳动的相互关系
9·1 残缺的传统观念
9·2 劳动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财富
9·3 无效劳动对社会的潜在危害
9·4 中国人勤劳却不富裕
9·5 保持劳动的“自由状态
第十章 交换层次与有机构成
第十一章 交换层次与人口素质
第十二章 有关交换技能的培训
第十三章 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评述
第十四章 个人在交换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十五章 自主交换一自由交换的概念
第十六章 有关交换公平性的论述
第十七章 有关交换规则的基本理论
第十八章 关于有限政府的论述
第十九章 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
第二十章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有关国际交换原则的论述
第二十三章 对内逐步改革和对外有限开放
第二十四章 建立以中国为中习的国际贸易圈
第二十五章 若干社会矛盾的演化过程
第二十六章 劳动保障和社会救济
第二十七章 交换方案的设计原则
后记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