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的解读:纪念中的“辛亥革命”(1912—1949)》一文,对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中对“辛亥革命”一词的各种解读进行分析,认为“辛亥革命”一词诞生于民国成立多年以后,此后其结构形式稳定,但其内涵则不断流变,在该词所包括的事件主要过程、施动者、时间范围、性质、结果等方面,含义或扩展或缩小,未能达成共识。抽象名词的难以准确界定、纪念语境以及党争政争是“辛亥革命”解读如此分歧的重要原因。 《黎元洪与民初政争》一文,对黎元洪与民初政坛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认为与孙中山、黄兴、袁世凯并称“民初四巨头”的鄂军都督黎元洪,因拥兵八镇,在民初政坛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民初政争中,黎元洪频频发表政见,提出自己的政治意向。在定都问题上,欲定都武昌,左右南北局势;在组阁问题上主张南北混合;“张振武案”为袁世凯所掌控,逐渐倒向袁世凯;在借款问题上抑南扬北;对待“宋案”,主张和平解决,反对南方用武;“二次革命”支持北方动武。文章还分析了黎元洪支持袁世凯的原因,并指出黎元洪并未完全与袁世凯同流合污。 在题为《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研究》的文章中,从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出发,指出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中国统治秩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新旧交替及中西文化的交融,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文章提出了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分析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指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文章认为辛亥武昌首义遗迹、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可行的。 《首义文化及相关概念界说》对首义文化这一概念作了详尽的阐释,认为首义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可定义为首义历史及其遗存的总和,并且主要是着眼于人文特质认识的首义历史。首义文化的面貌由其本质所规定。这个本质,即武昌首义的政治诉求与建构,亦即推翻君主专制,创建民主共。首义精神是首义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最能凸显首义文化人文特质的部分。首义精神在学术界颇受关注,以著名辛亥革命史专家章开沅提出的“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论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首义文化资源是相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而言的首义文化。首义文化资源属性为人文资源。按形态,可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的首义文化资源具有直观性、不可替代性与不可再生性,而非物质形态的首义文化资源则具有无形性、传承性与共享性。 这些文章富于创见,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表明红楼人的科研水准有了大幅度提高。《辛亥革命研究及其它(续集)》一书的出版,值得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