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在当代中国也许是最著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尼采传入中国至今已百年有余,经历过多次的“尼采热”,影响广泛而深远,且经久不衰。尼采对20世纪欧美一大批重要哲学家、思想家产生过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思想界,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思维方式、具体的当代历史语境等,都对尼采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具有一种特殊的需求。尼采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家的地方在于,他挑战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将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归结为人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要引起人们对文化问题的关注。人通过文化而掩盖了人自己的局限性,将弱点美化为优点。为了避免人性的弱点,他用“超人”理念,用“视角论”(Perspektivismus)和系谱学的方法,来弥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真实性方面的不足。尼采对人的局限性的思考可以为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当代中国思想界提供有益的借鉴。杨恒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ConsortiumUniversities驻北京文化教育项目北京中国学中心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5-1987年留学于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比较文学与德国文学。1992年在美国马里兰州的TowsonState University任客座教授,并顺访DickinsonCollege。2009-2010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哲学系任教,教授中文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与哲学。现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及比较思想史研究。主要专著有《企业的良心》(1990),《尼采美学思想》(1992,1997,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二等奖、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者研究成果奖),《卡夫卡传》(1992),《海明威》(1999),《卡夫卡》(1999),《人论与文学》(合作,2000),《诗意的叛逆》(2002)等。主要译著有卢卡奇《小说理论》(1988),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五,合译,1991),亨利?米勒《南回归线》(1995)、《黑色的春天》(2004),德里达《立场》(1998),《尼采散文》(2000,2001),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2005)、《悲剧的诞生》(2007)、《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