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科技和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洗钱作为一种经济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而且也对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受着贸易摩擦、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地下经济泛滥等多重压力,洗钱也越来越呈现出从传统的金融行业向特定非金融行业转移的趋势,反洗钱更是被政府高层提升至维护国家国土安全、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战略高度来对待。自2002年我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洗钱工作以来,其成就令世人瞩目,特别是在反洗钱约束机制的建设方面,如反洗钱组织架构的搭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修订、正式加入国际权威反洗钱组织FATF、反洗钱义务的履行主体逐步向特定非金融机构覆盖、反洗钱监管理念不断提升等等。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是:在反洗钱人才的短期专项培训与专业人才队伍的长效培养方面,各地区标准不一、步调不一、方式不一,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虽然我国分布在政府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从业人员已从2002年的数百人发展至今天的三十多万人,但反洗钱从业人员入门没有“门槛”,绩效衡量、职务晋升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尺”,这一状况至今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洗钱人员素质严重参差不齐,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等与日新月异的反洗钱需求相距甚远,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反洗钱效率和有效性的整体提升。因此,有组织、分层次、有计划、讲方法地培养一大批适应反洗钱形势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变得越来越迫切,建设和推行反洗钱从业资格的认证体系也成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由路径。2009年,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决定率先引进由ACAMS——(美国)公认反洗钱师协会——创立并在全球推广的国际反洗钱师资格认证体系。但是,要使这一体系在中国落地并为业界所认可接受,单凭一套全英文培训教程,而不将其进行“汉化”,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们开始组织力量,分工协作,力图在短时间内拿出英文版《国际反洗钱师资格认证教程》的汉译本。在祝亚雄博士(第一、第二章,第六至第九章)、周莹(第三章)和高增安博士后(第四、第五章)的共同努力下,全书基础性翻译的第一稿于当年年底前即告完成。经过部分特邀业内专家的试读以及我个人的研读,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数着实不少,如专用术语的译法及全书统一问题,人名、地名的前后一致问题,理解偏差导致翻译失准问题,欧化句式普遍,佶屈聱牙,语体风格不一致等等,不一而足。我深知,一个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的“产品”万不可轻率“出炉”,更何况反洗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朱昌教授再三交代,“中心”拿出的作品一定要与其品牌相称。复旦大学出版社经管分社的徐惠平社长更是如是要求:“这一教程将来应用范围广,受众多,权威性强,必须认真对待,严谨从事。”如此,译稿便如织布机上的梭子一般,开始在我和责任编辑岑品杰、南京专业排校单位之间来来回回不下十多遍。其间,就具体内容的无数次“折腾”让我真切体味到咬文嚼字的甘苦,不断体验着贾岛当初踌躇于“僧敲月下门”抑或“僧推月下门”的苦恼。我常常简单地认为,一部译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当读者读它时,压根就不感到是在读一本译作。当然,这也许才刚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行文通顺要求。无论如何,即使到今天,手头的这部译稿我也只觉得算是及格水平,离“信、达、雅”的高标准仍有不小距离。无奈,书稿总不能一直长“捂”在手,终归要付梓,去面对读者、接受评判。由于此教程系英文第四版,成书于2006年,而近几年的全球反洗钱形势又有了较大变化,所以,对于书中出现的一些与新形势不一致或不尽一致的数字或表述,内容及章节安排,甚或逻辑与观点,本着尊重原文的原则,我们未在正文中直接修订,而只是部分以脚注等形式加以补充说明。由于受时间以及译者的工作经历、金融专业知识、语言驾驭能力等的局限,译文中的错误或不足一定在所难免,甚至仍不在少数。故恳请读者在予以谅解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以待,进一步勘误完善。 愿本书为我国建设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反洗钱效率及整体有效性发挥应有的作用。 愿本书为建立和推广本土化、中国化的反洗钱师资格认证体系铺平道路!